經營者哪些情況會行政處罰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在市場經濟中經營者在商品的交易中至關重要,不僅決定了自己的商品的買賣,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為有關的消費者提供直接的消費感受,如果自己在此類環節中違反了有關的規定就會導致自己的問題無法及時的解決,另一方面還會受到處罰。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在拆遷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