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為是否有效除了取決于行為人在行為時的行為能力外,還要根據行為發生時的事實為依據做出綜合的判斷,一項民事行為的發生可能是有效的或無效的,還有可能是效力待定的,那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都有哪些特征和類型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的特征
1、效力待定民事行為是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但欠缺法定有效要件。法定有效要件的欠缺表現為當事人缺乏民事行為能力、代理權限或處分能力,民事行為的其他要件均具備。
2、效力待定民事行為成立時有效還是無效處于不確狀態。即民事行為既可能發生法律效力,也可能不發生法律效力。3.效力待定民事行為是否發生法律效力,有待于其他行為或事實的確認。
二、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的類型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雙方行為(即合同行為)。
該種行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則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則該行為無效。此類行為成后,法定代理人表態前,行為的效力待定。
2、無權代理行為。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行為,被代理人事后追認的,則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反之,被代理人事后不追認的,該行為自始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該行為成后,被代理人表態前,行為的效力待定。
3、無權處分行為。
無權處分行為是指無處分權人與相對人所為的處分他人的物品或權利的行為。按照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取得處分權,該行為有效;如權利人不予追認,無處分權的人又未取得處分權,則該行為無效。無權處分行為成立后,權利人表態前,該行為的效力待定。
4、債權同意欠缺的債務轉移行為。
債務人轉讓其債務,如受讓人無力履行債務,則債權人的利益難以實現。因此我國《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轉讓債務,應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未取得債權人同意而轉讓其債務的,轉讓行為在債權人表態前,該行為的效力待定。
以上就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的特征和類型,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如果取得相應權利人的追認就會轉換為有效的民事行為,如果未取得相應權利人的追認,該民事行為就會自始無效。其實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就是行為人在行為時無權處分或者超越處分權限的行為,但是有的時候也許處分人并不知道自己不具備處分權利。更多關于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想要咨詢,請登錄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期間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19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16離婚手續費多少錢
2021-01-07女方提出離婚男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26夫妻離婚協議書格式范文是什么
2020-12-27法院判決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1家暴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26第二次起訴離婚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25協議離婚房屋過戶手續怎么辦?
2021-01-27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1-02-27離婚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夫妻感情破裂如何申請離婚
2021-03-21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5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孩子撫養權歸屬問題怎么解決,撫養費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28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最新內容有哪些?
2020-11-24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判決后能變更嗎?
2021-03-08被撫養人生活費屬于交強險賠償范圍嗎
2021-01-22出生證明辦理多長時間后可以上戶口?
2021-03-01親子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