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在電視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明星收養孩子。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會經常發生這種收養的關系。可以得知的是收養并不是一種非常隨意的行為,它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因此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一下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收養的效力包括哪些?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哪些收養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違反《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一規定是對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的一般性規定。
所有民事行為均必須首先同時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上述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收養行為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范疇,所以它也必須符合作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則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生效要件的規定,違反者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力:
1、收養關系當事人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收養行為無效。
2、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收養行為無效。
3、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收養行為無效。
(二)違反收養法的收養行為無效違反收養法的收養行為,是指違反收養法規定的原則、實質要件和程序的行為。
1、違反收養法基本原則的收養行為無效。
2、違反收養法規定的實質要件的收養行為無效。
3、違反收養法規定的程序要件的收養行為無效。
二、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收養關系,經法定程序可以依法解除。
解除收養關系的法定程序有兩種:
(一)登記解除。
收養關系自收養人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門部門登記成立,也可以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解除。
在收養人與被收養人解除收養關系時,如果養子女未成年,應由收養人和送養人協議解除;如果養子女已滿十周歲以上,還要征求養子女的意見;如果養子女已經成年,應當由養父母和養子女雙方協議。
當事人達成協議后到收養人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辦理解除收養關系手續。
(二)判決解除。
收養關系人經協議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訴訟的當事人可以是收養人,也可以是送養人,還可以是成年的被送養人。
在這里首先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我國規定收養行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包括哪些,其次,為了提醒大家注意,還從側面闡述了一下哪些收養行為,它是不具有法律效益的。比如說違反收養的基本原則的行為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辦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62020夫妻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4婚外情如何收集證據?
2020-11-182020年訴訟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2離婚訴訟費計算
2020-12-14打離婚官司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離婚小孩撫養費標準及支付方式
2021-02-19私生子撫養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8離婚后孩子撫養費給到什么時候
2021-02-06監護人能換嗎?怎么才能更換監護人?
2020-11-13離婚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規定的?
2020-12-29孩子出生證明怎么辦
2021-02-01新婚姻法房產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09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四大原則是什么?
2020-11-26離婚財產分割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04怎樣寫離婚后財產分割答辯狀
2021-01-21婚前財產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3-16婚前房產離婚怎么分割?
2020-12-18遺囑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1-02-12遺產稅怎么交?哪些財產要交遺產稅?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