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有關現行刑事
司法解釋來看,
合同詐騙罪與
金融詐騙罪的數額標準都高于詐騙罪的數額標準。 2001 年 4 月 8 日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
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 規定,合同詐騙的,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 5 千元至 2 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1996 年 12 月 24 日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 (注:以下簡稱 《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 》 )規定,個人進行
貸款詐騙數額在 1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進行貨款詐騙數額在 5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 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 20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 5 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 10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 l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 5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 20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按照 《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 》 第二條“根據(刑法 》 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
新刑法修訂時,合同詐騙罪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按照新刑法修訂后的 2001 年 4 月 8 日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的規定,合同詐騙的犯罪數額起點為 5 千元,合同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有所提高,而關于合同詐騙“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在新刑法修訂后的司法解釋中,則無規定,司法實踐中難以把握。合同詐騙罪的起點數額為何有所提高?從立法原則來看, 《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 》 中的金融
詐騙犯罪,犯罪起點數額均比詐騙犯罪數額的標準高,在新刑法修訂時,合同詐騙罪從詐騙罪分離出來歸屬于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其犯罪客體與金融詐騙罪屬同類客體,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因此,合同詐騙的犯罪數額起點提高是必然的。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 對金融詐騙犯罪數額的規定沒有變化,而 《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 》 中規定的金融詐騙犯罪,新刑法在修訂時進行了吸收。審判實踐中,金融詐騙犯罪的數額標準仍按照 《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 》 的規定判處,因此,在合同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沒有新的司法解釋出臺前,也可以參照金融詐騙犯罪的數額規定判處。即,個人進行合同詐騙數額在 5 千元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進行合同詐騙數額在 5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合同詐騙數額在 20 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