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但是選擇職業是公民的自由,我們不能強迫其必須干什么工作,《刑法》規定了“強迫勞動罪”來規制相關行為,你知道強迫勞動罪是怎樣認定的嗎?本文將具體介紹強迫勞動罪的相關內容。
概念
強迫勞動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行為。在刑法修正案八出臺之前,本罪名為“強迫職工勞動罪”。如今,刑法修正案八已出臺,將本罪稱為“強迫勞動罪”。
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勞動者的人身自由權和休息休假權利。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基于勞動合同所確立的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其雙方地位平等。強迫職工勞動的行為,侵犯了職工的人身自由權利和休息休假權利。侵犯的對象,包括與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用人單位違反勞動管理法規,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強迫職工勞動,情節嚴重的行為。這里的違反勞動管理法規,是指違反我國《勞動法》及其相應的法律法規。認定客觀方面要注意三點:
1、是必須表現為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
2、是強迫勞動,其表現形式有:以毆打、沒收押金和集資款強迫勞動,強迫超體力勞動,強迫長時間勞動,強迫勞動不給報酬或少給報酬等;
3、是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之一。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用人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這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是指雇傭職工為其勞動的企業或者個體經濟組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勞動管理法規會產生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危害后果,但仍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
強迫勞動罪怎么判
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明知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為其招募、運送人員或者有其他協助強迫他人勞動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以上是律霸小編整理的強迫勞動罪的相關內容,希望由此困擾的你們能夠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4離婚協議書離婚程序
2021-02-26怎么寫軍人離婚申請書?
2021-03-02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案例
2021-02-12單方離婚起訴書如何寫?
2021-02-24異地協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26夫妻辦離婚手續在哪辦理
2021-02-07離婚小孩撫養費標準及支付方式
2021-02-19父母可以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嗎
2020-11-11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離婚后子女共同撫養權嗎 可以共同擁有嗎
2020-12-14關于爭奪子女撫養權的取證技巧
2020-12-03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法定監護人證明模板
2021-03-15撫養權變更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2020-12-27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拒付撫養費被拘留多久?
2021-01-22哺乳期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所需要包含什么內容
2021-02-04被撫養人生活費屬于交強險賠償范圍嗎
2021-01-22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