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后財產糾紛有期限嗎?
1。離婚時,一方隱匿、轉讓、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債務侵占另一方財產的,離婚后另一方有權要求夫妻共同財產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再分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當事人發現后次日起計算。協議離婚后,男女因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要求變更或者解除財產分割協議的,應當在協議離婚后一年內提起訴訟。
3。夫妻雙方都知道的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是不可分割的,離婚后要求分割。共有財產的分割權是以物權為基礎的,但它不同于一般物權。當需要分割時,如果共同財產由離婚雙方或一方控制,可以按物權分割,不受時間限制。共有財產分割時不再受雙方或者一方控制的,一方向另一方請求賠償的權利成為債權,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兩年內提起訴訟,否則就失去了勝訴的權利。
婚后雙方購買的不動產,屬于共同財產,離婚時不分割,該不動產一直由男方使用。例如,如果離婚幾年后女方要求離婚,沒有時間限制。如果房產已經被男方出售,女方只能在出售房產后要求分割房款,但要求分割房款的權利只能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男方已經出售房產后兩年內行使,否則將失去勝訴的權利。第二,離婚賠償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民法通則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無過錯方作為原告提起離婚損害賠償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起;
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不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無罪方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單獨提起訴訟;
作為被告,無過錯方沒有一審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第二審提起的,人民法院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筆者認為,司法解釋的時效與民法通則相違背,規定不一致,在現實生活中不合理,應進一步完善和完善。《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司法解釋強調“離婚時”或“離婚后一年內”,而不是明知或應當知道侵權時間或侵權后一年內。在離婚期間或者離婚后一年內,無罪一方可能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比如,因家庭暴力、虐待造成的身體器官損害,在離婚時或者一年內沒有發現,一年后確診的,可以提出賠償。根據司法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離婚后夫妻共同財產第二次分割請求的訴訟時效是“自當事人發現后次日起計算”,兩者不一致,在司法實踐中難以合理操作,不能統一處理切實保護受害方利益。因此,從有效保護無過錯方利益和協調法律規定的角度,離婚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應改為無過錯方在離婚時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情形,應當在離婚時或者離婚后一年內提出;無過錯方在離婚時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起損害賠償訴訟。逾期提起訴訟的,喪失勝訴權,不受法律保護。三是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維權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婚后財產糾紛有期限。離婚財產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日起計算。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尋釁滋事怎么處理
2021-01-14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