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由法定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由法定監護人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責任委托他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托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如何確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應由其父母擔任。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擔任法定監護人: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兄弟姐妹;③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③居委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由下列人員依次為: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有關單位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上述范圍內沒有近親、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近親屬之間對誰應當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有關單位或者組織可以調解指定監護人。三是最新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8條【監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財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事實上,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我國是何種監護,只要監護人承擔責任,那么當監護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時,監護人都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在決定接受委托監護時,請慎重考慮。如果有問題,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3-25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公司拆遷補償工資怎么算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