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購的對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即公司發行的、投資者持有的股票,不包括公司的庫存股和公司以自己名義直接持有的股票,如公司在發行股票過程中保留或不出售的股票,后者包括公司購買的股票以及公司股票中尚未注銷的部分。由于我國現行法律采用的是實收資本制度,公司只有在全部發行股份后才能進行登記,因此我國《公司法》將公司股票排除在外;同時,我國只允許公司以注銷股份為目的購買公司股票,而上市公司持有公司股票也被禁止。據此,上市公司“已發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發行的各類股票。中國的股票分類比較復雜。在接受國外證券法傳統分類的同時,根據我國特殊的經濟社會條件,我們還創造了一些中國特有的股票形態,如a股、B股、H股等。此外,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我國上市公司收購制度中,“已發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發行的各類股票,不限于流通股。公司收購的對象不包括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是債券持有人依法擁有的、發行人承諾到期還本付息的債權憑證。債券持有人可以要求發行人到期還本付息,但對發行人的內部事務沒有表決權。即使投資者持有大量公司債券,也不足以影響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決策權。但是,如果投資者購買未來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持有人申請將其公司債券轉換為股票,債券持有人將轉換為股票持有人,可以直接參與公司事務。因此,可轉換債券也可以看作是公司收購的特殊對象。上市公司的收購必須借助證券交易所來完成。證券交易所是依法設立并經批準進行證券交易或者交易的場所,分為集中交易場所(即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場所。前者類似于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后者類似于以前運行的staq和網上交易系統,以及現在合法運行的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柜臺。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的運作規則不同,但它們是證券交易的合法場所。
上市公司收購必須通過證券交易所進行,這使得上市公司收購不同于股權轉讓行為。我國個別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產業政策不相適應,與國家所有制政策不相協調。在實踐中,對股權的重新界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經批準轉讓的方式將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給其他符合條件的機構;另一種是政府采取不適當的強制措施將股東持有的股份轉讓給其他機構。后者具有非市場性的特點,逐漸被禁止。按照現行慣例,以轉讓方式轉讓股份的,應當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登記。這種股份轉讓也屬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新股東以轉讓方式轉讓股份時,通常不需要向原股東支付價款,但就權利轉讓本身而言,其法律效力與有償轉讓并無區別。對于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是否為控制上市公司,學術界存在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如果投資者以控制上市公司為目的購買股票,其行為屬于公司收購;反之,則屬于股票交易而非上市公司收購。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只是概括了上市公司收購行為的商業特征,而不能反映上市公司收購行為的法律特征。一方面,上市公司控制權是一個靈活的概念。上市公司股權分散程度差異較大。收購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并不一定形成對公司的控制,是否構成對上市公司的收購也很難確定。對于股權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較低就足以控制公司事務;相反,如果上市公司股權相對集中,持股比例不足50%的公司不能構成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我們認為,商業標準不應取代法律標準。另一方面,《證券法》規定了收購上市公司的法律條件,而不是商業條件。根據《證券法》規定,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上市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的,適用上市公司收購規則。持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通常不構成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實際控制,但屬于《證券法》規定的上市公司收購行為。上市公司股權收購與上市公司控制權收購不是同一概念。雖然批量收購上市公司股票包含著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潛在目的,但它仍然是一種特殊的股票購買行為。
我們認為,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部分股權,對上市公司形成相對控制,進而形成直接控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股票買賣具有多種目的,有時為了獲得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利益,有時為獲得公司控制權奠定基礎,有時還有其他特殊目的。但是,我們不能將這一過程中的所有股票購買行為都解釋為上市公司以取得公司控制權為目的的收購行為,否則會誤解《證券法》對上市公司收購的規定和原則。證券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大股東對公司事務的壟斷和任意控制,會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狀況,對以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為基礎的各種資產交易或產權交易都非常謹慎。
一旦公司收購演變為經濟壟斷,或有可能降低市場競爭程度,國家必須借助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和規范,從而形成一系列關于上市公司收購的專門規則。這些特殊規則具有兩個層次的法律效力:(1)證券法的地域效力和規則。根據《證券法》規定,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以上的大股東,其所持股份每增減5%,必須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義務,并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購買公司股份。(2) 證券法的域外效力與規則。根據國外反壟斷法的規定,上市公司收購和超過一定金額的并購,必須經過國家專門機構審查后才能實施。我國對上市公司收購的反壟斷審查沒有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收購制度是保護公眾投資者利益,規范大股東買賣上市公司股份的一項特殊規則制度。無論大股東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構成對上市公司的控制,都受到這一規則體系的制約和規范。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我相信通過以上知識你對這一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的光臨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伙協議時如何認定合伙關系
2020-11-08質押債券是否可以拍賣變賣
2020-12-03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