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療損害糾紛賠償案件訴訟時效的起點,《民法通則》和《人民意見》都對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作了規定,適用于醫療行為不當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但是,由于相關法律沒有明確的解釋,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理解和糾正,很難準確界定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由于醫患關系的特殊性,這些規定不能有效地保護患者的利益?!睹穹ㄍ▌t》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在醫療侵權糾紛中,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尤為重要。一般來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或者“知道存在損害和賠償義務人”都不是問題,因為患者會直接體驗到醫療活動造成的身體疼痛,也知道賠償義務人是造成損害的醫生或者醫院。一般來說,受到醫療損害的患者會立即與醫生協商。因此,時效期限應從醫患雙方第一次協商時開始計算。如果患者在下一年內未向醫療方提出損害賠償請求,則患者的請求權將因時效期限的屆滿而消滅。我們認為,侵權賠償案件中的“知道”或“應該知道”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道被侵權的事實,二是知道誰被侵權。人民法院對本案訴訟時效期間是否超過期限,應當以上述兩個標準進行判斷。首先,應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對明知侵權的判斷進行分析。在被侵權之日,客觀侵權事實的發生時間,但權利人是否知道這個時間點,應當結合患者和案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們知道,醫療侵權行為發生后,損害后果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而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潛伏性,有的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要求普通人在損害后果出現之前提出權利要求是不合理的。其次,即使損害后果已經發生,并且權利人已經知道,也不能簡單地以損害發生的日期作為訴訟時效的起點,因為醫學知識是非常專業的,非專業的普通人不能掌握,醫療損害案件中的損害后果是否由醫療活動引起,醫療行為是否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尚不清楚,普通患者很快就能察覺。只有知道誰被侵犯了,才能確定侵權人,從而要求進一步的權利。權利人不知道是誰造成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查明侵權人之日起計算。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患者不知道醫療損害發生的時間,但經過醫學檢查,檢查結果提示損害發生,如何計算損害結果發生的時間?如上所述,醫療活動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科學活動,其專業知識不是普通患者所掌握的,因此損害后果不明顯,客觀出現的日期不能作為訴訟時效的起點。只有通過體檢,才能發現損害后果,確認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才能開始計算時效期限。
根據我國法律,醫療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是從我們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時間開始計算的。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做鑒定可否先行起訴
2021-01-02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