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地方,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為自己或者親屬謀取利益。有的會違反國家土地管理法規,違規批準征用土地。情節嚴重,違反紀律。(1) 基本農田,即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劃定為基本農田保護區,禁止占用的耕地。占用的基本農田全部由國務院批準,主要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禁止一般項目和城鎮建設占用基本農田。對一些不能回避、必須占用基本農田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審批,按規定重新劃定基本農田。這是嚴格基本農田管理的主要措施。(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35公頃以上。比原來批準的1000畝耕地少了一半。這不包括同時征用基本農田。(三)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的,包括除耕地以外的全部土地,還包括征用耕地不足35公頃的,其他土地總面積超過70公頃的,必須報國務院批準。其他是省人民政府的審批權。
根據中央確定的土地集中統一管理原則,新土地管理法對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實行兩級審批原則,即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農村企業、農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和農民宅基地占用農用地的,由地(市)級人民政府授權政府批準。現在我們分別談談審批權限。(一)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農用地,包括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規定,經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項目,需要在城市建設區以外單獨選擇。包括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礦業等項目,以及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的軍事項目用地。(二)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的鐵路、公路、各類管道和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需在城建區外單獨選擇。(三)城市建設用地統一征收,包括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和市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其他城市,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進行城市擴展。這里應該解釋的是,這些城市只有自己的土地擴張。各市要報國務院批準,市轄縣要報省政府批準擴建。城鎮擴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由農用地轉用地(市)負責辦理。但部分城市設立的開發區和衛星城,將按城市擴展處理,報國務院批準。2省人民政府批準機關:
(1)除國務院批準外,其他城市的城市擴張占用農用地。(二)縣、縣級市所在城鎮和其他城鎮建設、擴建占用農用地的比例。(三)經市以下政府批準的可行性研究或者建設項目需要占用農用地的。三。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可以授權設區的市、自治州批準權限:(一)在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村鎮建設農村宅基地、農村企業、農村公共設施和公益性設施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占用農用地。(2)農村公路、水利等建設可以使用農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二是非法征用土地罪的構成要件。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犯此罪;造成大量土地被非法征用、占用;造成大量耕地被荒廢、毀壞;嚴重徇私舞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的;造成不良影響;等等。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1999年9月16日頒布的《人民檢察院偵查直接受理案件立案標準規定(試行)》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一)一次違法批準征用占用基本農田0.67公頃(10畝)以上,其他耕地2公頃(30畝)以上,其他耕地33公頃(50畝);
(2)12個月內違法批準征用占用的土地數量不符合上述標準的;(三)違法批準征用的土地達到上述標準,但接近上述標準,對違法批準征用的土地、廠房造成嚴重破壞,或者給有關單位和個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的;
<(四)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影響人民生產生活,造成糾紛、惡劣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本罪的客體是國家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等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徇私舞弊,嚴重干擾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順利實施,損害國家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機關的威信,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一犯罪的對象是土地。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國有土地是全民所有的公共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違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造成國家土地資源浪費,耕地面積減少,國家土地使用收入流失。本罪的客觀要件是: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情節嚴重。所謂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適應經濟、文化、國防建設和社會公用事業的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國有化的措施。所謂占用土地,是指對土地的實際控制、管理和使用。為了有效、正確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國家通過法律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土地征用和占用的規定。土地征用是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強制性手段。征收土地,必須具備下列條件。首先,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屬權力,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征地;其次,必須依法取得批準;第三,必須對依法被征地的單位給予補償,造成富余勞動力的,必須安置;四是被征地單位必須服從,不得阻撓征地;五是征地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本罪的主體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是指各級政府的主管人員,以及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本罪的主觀方面必須是出于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徇私舞弊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知道其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對這種后果的發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行為人的犯罪動機是徇私舞弊,有的是為了金錢等非法利益,有的是為了親友,有的是為了報復或嫉妒。第三,非法侵占罪的認定與處罰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