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賠償是否可以協商
國家賠償可以協商。在國家賠償方面,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國家賠償糾紛,建立國家賠償糾紛調解機制。自愿原則是國家賠償調解的基本原則,是建立國家賠償糾紛機制的價值基礎。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當事人自愿選擇調解解決糾紛。國家賠償程序啟動時,當事人選擇調解程序、行政賠償程序還是司法賠償聽證程序,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由當事人自行決定。經與當事人協商,當事人不愿調解的,法院法官不得強迫當事人調解;在調解過程中,只要一方當事人不愿繼續調解,法院法官必須終止調解,不得強迫當事人繼續調解。第二,當事人有自愿處分的權利。自愿平等協商達成的調解協議,應當是當事人自由處分權利的結果。調解協議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法官不得以任何方式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強迫或者誘導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國家賠償調解作為法院的一項司法活動,應當符合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也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調解程序合法,即在國家賠償糾紛調解過程中,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自愿選擇權和自由處分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誘導當事人進行調解,不得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達成解決爭議的協議。二是和解協議、調解協議的內容合法,即雙方自愿達成的和解協議或者由法院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必須合法,不得損害社會公益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三人,不得違反社會秩序和風俗習慣,不得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只有法律上的和解協議或調解協議才能得到法院的承認,具有訴訟的法律效力,產生法律的確定性和執行力。法院作為調解解決當事人糾紛的主導者,在調解過程中應堅持中立原則。中立原則是指法院在調解解決國家賠償糾紛過程中,應當與當事人保持同等距離,對糾紛保持超然客觀的態度,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調解意愿和權利的自由處分,不偏袒任何一方。
為保證司法工作人員(包括法官、書記員)在調解過程中保持中立,應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于回避的規定,在國家賠償糾紛調解機制中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法院主持調解前,應當將審判人員的身份告知當事人。當事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回避情形的,有權申請回避。法院應當按照規定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作出答復。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要求法院審判人員回避。當事人可以對不批準其回避申請的決定提出上訴。
中立原則要求法院在調解過程中保持中立,但這種“中立者”的角色并不一定要求法院在調解過程中處于完全的“消極”角色。法院進入國家賠償程序后,可以積極征求當事人的調解意愿。當事人同意調解的,應當先讓當事人和解。和解陷入僵局或者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協調的,法院可以及時錄入并向當事人提供調解意見或者調解方案;當事人一方不愿調解的,經觀察,可以調解的,法院法官可以從事實和法律上陳述當事人的利益,積極引導當事人進行調解,和諧解決糾紛。第二,國家賠償的范圍是什么?(1)行政賠償的范圍?
1。非法拘禁或者采取行政強制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教唆等暴力手段造成公民人身傷亡的;
4。非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人身傷亡的;
5。其他造成公民人身傷亡的違法行為。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的。非法扣押、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財產。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財產、攤派費用的。其他造成財產損失的違法行為。《國家賠償法》第五條還規定了國家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幾種情形:。行政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為造成的損害。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2) 刑事賠償范圍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規定了刑事賠償的范圍。(二)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嚴重犯罪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三、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改判無罪,執行原判。
4。刑訊逼供或者毆打、教唆他人等暴力手段致公民人身傷亡的。
5。非法使用武器或警察裝備造成公民人身傷害或死亡。
6。非法扣押、拘留、凍結、追繳財產的,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原罰款、沒收財產已經執行。《國家賠償法》第十八條還規定了國家不承擔刑事賠償責任的幾種情形:
1;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對未被羈押的人予以羈押。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未被羈押的人被羈押是為了造成損害。
以上是《國家賠償能否協商》編輯給出的答案律師網. 我們可以理解,國家賠償是可以協商的。通過調解解決國家賠償糾紛,建立國家賠償糾紛調解機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