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性質不同。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勞務,合同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如果工作的目的只是提供勞務,那就是就業;如果工作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承包。
2。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員工無權選擇如何安排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流程等,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干預員工的工作。在合同關系中,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雙方自始至終地位平等,沒有個人依附,如何安排完全由決策者決定,決策者無權干預。
3。獎勵決定的依據和風險是不同的。在雇傭關系中,報酬的確定是以市場勞動力的價格結合相應的行業標準來確定的。薪酬一經確定,員工一般可以長期獲得穩定數額的薪酬而不存在損失風險;而合同的薪酬則是根據自身的技能或生產規模、原材料價格等確定的,有時薪酬與材料價格相結合,而承包商必須承擔潛在損失的風險。合同義務是否可以轉移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不得將勞動義務轉移給他人,但必須親自履行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承包人可以將承包的工作交給第三人,也可以與他人合伙完成,也可以請幫工一起完成。
5。不同的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和承包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自身損害的歸責原則不同。雇員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有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的人身傷害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勞動者的故意行為造成的,才能免除責任。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承包人在完成工程過程中造成的損害,即原則上由承包人自行承擔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選擇有過失的,定作人應當根據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6。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選擇勞動者時,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訂立勞動合同。在合同中合同的訂立是以自己的技能或現有條件能否完成工作并獲得利益為基礎的。用人關系和合同關系的概念用人關系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或者在不特定期限內,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的權利義務關系,用人單位接受勞動者提供的勞務,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合同關系是承包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雇傭關系和合同關系有六個區別。在判斷一對法律關系是雇傭關系還是合同關系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把握其差異,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