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律師能否向單位申請勞動仲裁取證?
律師申請勞動仲裁時,當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向第三人取得證據,但仲裁委員會是否同意,視情況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由發包人控制和管理的,發包人應當提供;發包人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但是,勞動者不能提供用人單位掌握和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的,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但是,是否可以要求仲裁機構向本單位以外的機構調查取證,目前尚無規定。因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沒有明確規定申請人有權向仲裁機構申請向其他第三方機構調查取證。根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規則》,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收集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仲裁委員會認為必要時,也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決定收取。因此,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仲裁委員會有權收集當事人不能收集的證據,賦予仲裁委員會與法院幾乎相同的權利。第二,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首先是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特別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應首先協商解決。這是最常見的,往往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事實上,這一程序經常被用來解決工傷待遇爭議。對于員工來說,要特別注意運用協商解決糾紛,因為遭受工傷的員工往往要在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利用訴訟解決問題,可能會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無意與雇主做出不恰當的妥協,但我們要強調的是,談判是雙方最能接受和有效的方式。第二,調解。即企業調解委員會在本單位調解勞動爭議。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看,這不是一個必要的程序。然而,它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希望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調解是解決勞動爭議的理想選擇。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庭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終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應當強調的是,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也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四是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庭依照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的規定受理勞動爭議案件。試用期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第二審的判決是終審判決,必須由當事人執行。
以上是對“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去取證嗎?”我們可以理解,律師申請勞動仲裁時,當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向第三方收集證據,但仲裁委員會是否同意則視情況而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變更需要股東到場嗎
2021-02-07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