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贈與合同的原則如下:
1。平等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充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地位訂立合同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個方面:(1)合同各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無論所有制性質如何,無論單位規模和經濟實力如何,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2)合同中的平等權利和義務。當事人取得的財產、勞務或者工作成果與履行的義務大致相當;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侵害他人權益;禁止單位轉讓、無償分配。(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對方之上,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不得以脅迫、脅迫的方式訂立合同。2自愿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事活動除法律有強制性規定外,還應當由當事人自愿約定。包括:第一,是否自愿簽訂合同;第二,自愿與誰簽訂合同;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雙方可以自由約定違約責任,發生爭議時,雙方可以自愿選擇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
3。公平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公平合理,包括:一是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二是合理風險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4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的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簽訂合同的全過程中誠實守信,不得有欺詐或者其他違背誠信的行為。
5。良好習慣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良好風尚的原則。它主要包括以下內涵:第一,合同內容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精神和原則。第二,合同內容應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準則。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您對禮品合同的簽訂原則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復雜的情況,建議你可以到律霸網上咨詢律師,專業律師會提供幫助,滿足你的需求。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