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老年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討贍養費的,法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裁定提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情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一)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恤金、醫療費;(二)追索勞動報酬;(3)迫切需要提前執行。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2)被告有能力履行義務。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不予受理。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而遭受的財產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七十五條:老年人與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贍養、贍養、住房、財產糾紛的,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調解前款爭議時,應當通過勸說、說服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對有過錯的家屬進行批評教育。人民法院對老年人的贍養費、贍養費請求,可以依法作出先予執行的裁定。處理贍養費糾紛的基本原則。法律義務原則。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義務,不贍養老人是違法的。《憲法》第49條規定,“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父母”。《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當子女不履行義務時,不能工作或生活有困難的父母有權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權利義務一致性原則。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是以父母對子女的贍養義務為基礎的,二者密切相關,密不可分。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同時,它還規定“父母有義務撫養和教育子女”。如果父母從小遺棄子女,成年子女是否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三。調解原則。贍養糾紛屬于家庭內部矛盾。原告與被告之間有著特殊的身份和血緣關系。糾紛的內容不僅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還涉及情感、心理等更為復雜的因素。在當事人心中,他們希望在不損害和諧與面子的前提下,解決糾紛,保護自己的權利。調解成功后,社會效果往往更好。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老年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討贍養費的,法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作出先予執行的判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2020年全國的拆遷補償方案是統一的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