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公民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屬于民事侵權,可以要求停止侵權,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條款將失效。根據現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民、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互聯網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如果網絡用戶使用網絡服務進行侵權,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商采取刪除、阻止和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應當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犯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應當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犯公民權益,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公民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決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分享權、繼承權。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十五條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權;(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
(7)道歉;
(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上述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五日以下拘留:十日內,并可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六)偷窺、拍照、竊聽或者傳播他人隱私的。
如何處理公民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公民發現自己的個人隱私受到他人或者企業侵犯的,應當收集證據,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權利。對于公民侵犯個人隱私的表現以及維權的實際方式和要求,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在線律師,獲得具體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宅基地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2拆遷中公房承租人怎么分配承租房屋租金
2020-12-21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