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賠償。死者親屬辦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也可以向責任人主張,但應當按照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和計算人數分攤不得超過三個。運輸費用按當事人實際發生的必要費用計算,并按單據支付。住宿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旅行住宿標準計算,并憑證明支付。有固定收入的,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誤工費。沒有固定收入的,按職工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沒有證據證明職工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可以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計算。
2。死亡賠償金。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
3。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按照被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上一年度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支出的標準計算。被扶養人是未成年人的,按18歲計算;沒有勞動能力和其他生活來源的,按20歲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被扶養人是指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有其他被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的部分。有多個被扶養人的,年度補償總額不得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度生活消費支出。
4。死者的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有權賠償的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責任認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確定。其次,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具體案件的定罪量刑結果往往不同。因此,對于同一犯罪情節,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往往存在著相互矛盾的觀點。筆者試圖從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形式對這一規定進行簡單分析,并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罪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如何理解“逃逸致人死亡”的含義。目前,刑法理論界主要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文章中的“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受重傷,但未死亡的行為。如果搶救及時,可以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為人沒有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逃離事故現場,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死亡。第二種觀點認為,“逃逸致人死亡”應限定為過失致人死亡,即事實上發生了兩起交通事故,即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又發生交通事故,致使被害人在第二起交通事故中死亡,應當適用“逃逸致人死亡”的規定。由此也可以看出,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形式在這里非常重要。因此,客觀地分析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形式,對于理解“逃逸致人死亡”的含義以及如何定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實踐中,如果一個人因交通事故死亡,需要賠償的項目包括事故處理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具體內容也在上面進行了描述,希望能幫您解疑釋惑。如果您不了解其他內容,我們也歡迎您到律霸在線咨詢。我們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維護您的合法權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