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事是指經另一國同意,為執行其外交政策,在該國某一地區履行領事職責而駐扎在某一地方的人。所謂外交,是指在對方首都設立大使館并通過其進行交流的國家之間的關系。領事特權與豁免和外交特權與豁免包括領事館和大使館的特權與豁免以及領事官員、其他人員和外交人員的特權與豁免
領事制度的出現早于常駐外交使團。在職責方面,領事職責主要是保護、宣傳、理解和簽發護照和簽證,幫助派遣國國民,公平登記和行政事務,監督和協助派遣國的船舶、飛機和領航員等,而大使館主要有五項職責:代表、保護、談判、理解和報告,根據1963年《維也納公約》,領事人員分為領事官員、行政和技術人員(領事雇員)和服務人員()。領事官員是履行領事職責的人員,包括領事館館長,而大使館人員則分為外交人員、行政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其中,外交官是指具有外交官正式頭銜的人員,包括大使、部長、代理人等大使館館長,以及參贊、一、二、三書記、各專員、陸、海、空武官等其他外交官,而外交代表只指大使館館長或大使館外交人員,領事館和大使館是執行各自外交政策的外交關系機構,但有很大區別,主要在于:
1。大使館全面代表派遣國,與接受國政府進行外交交流。領事館通常與地方當局就其領事職責范圍內的事項進行協商。一般來說,大使館保護的利益對被派遣人員具有整體重要性,而領事館的保護通常表現為日常事務。大使館的工作和活動范圍是接受國的整個領土,而領事館一般限于領事區。如果設立大使館,就必須設立領事館。如果設立領事館,大使館不一定需要設立。如果大使館被撤回和撤銷,領事館不一定需要被撤銷。正是由于大使館和領事館的來源和地位不同,外交特權和豁免與領事特權和豁免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領事館特權和豁免與大使館特權和豁免之間的區別。關于國旗和國徽的使用,根據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第29條,派遣國的國旗和國徽只能在執行公務時在領館的車輛上展示,而大使館沒有此類限制。關于領事館舍的不可侵犯性,1963年《維也納公約》規定了領事館舍的不可侵犯性,但這種不可侵犯性是有限的。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對大使館沒有這樣的限制。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1)1963年《維也納公約》第31條第2款規定:“未經領館館長或其指定人員或派遣國大使館館長同意,接受國官員不得進入領館館舍中專門用于領館工作的部分。但是,如果發生火災或其他需要立即采取保護行動的災害,可以推定領館館長他表示同意。“關于“建設性同意”和將保護范圍限制在領事館“辦公室”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不可侵犯。1961年《維也納公約》對大使館的不可侵犯性沒有例外;(2)1961年《維也納公約》第22條第3款規定,“大使館的館舍和設備,以及使館館舍和交通工具內的其他財產,不得搜查、征用、扣押或強制執行。1963年,《維也納征收公約》規定:“如果出于此類目的(國防或公共目的)需要征收,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妨礙領事職責的履行,并及時,應向派遣國提供充分和有效的賠償”(第31條第4款)顯然,在規定的賠償條件下,這種征用是允許的。在通信自由方面,1963年《維也納公約》第35條規定,郵袋不得打開或扣留。如果接收國主管當局有充分理由相信郵袋中含有非用于官方通信和公文或官方目的的物品,則可以要求發送國的授權代表在當局面前打開郵袋。如果發送國當局拒絕該請求,則應將行李退還至原始發送地,但1961年《維也納公約》的相關規定除外,該公約不適用于大使館。1963年《維也納公約》第36條規定,領事官員可以與派遣國國民自由交流和會面;有權探訪、與被監禁、拘留或拘留的派遣國國民交談或交流,并為他們聘請法律代表。第37條規定,如果派遣國國民死亡,有必要為具有派遣國國籍的無行為能力的人指定監護人或監護人。當具有派遣國國籍的船舶或在派遣國注冊的飛機在接受國領土內發生事故,并且接受國當局獲得相關信息時,他們有義務通知領事館。對于大使館,1961年《維也納公約》中沒有此類規定。領事官員和其他領事人員的特權和豁免與大使館外交人員和其他人員的特權和豁免之間的區別。在保護人身自由或尊嚴以及人身不可侵犯方面,接受國只應對領事官員表示“適當”的尊重,如果領事官員犯下嚴重罪行并根據主管司法當局的決定執行死刑,他們可以被逮捕候審或拘留候審。對領事官員提起刑事訴訟的,領事官員應當到主管機關出庭,但應當受到應有的考慮。外交官應該受到“特別”尊重,只有在他們犯下謀殺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或犯罪的情況下,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他們,例如自衛。在管轄豁免方面,1963年《維也納公約》規定,領事官員或領事行政和技術人員因締結合同而提起的訴訟,這些人員不以派遣國代表的身份明示或默示行事;第三方因車輛、船舶或飛機在接收國造成的事故而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的民事管轄豁免的例外情況。1961年《維也納公約》毫無例外地規定了外交代表的刑事豁免權,并且只規定了下列三種民事和行政管轄權的例外情況:(a)接受國的私人房地產物權訴訟;(b) 外交代表以個人身份繼承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的行為;(c) 公務范圍以外的專業或商業活動的訴訟。第32條第3款還規定,對于被告主動提出的反訴,不得要求管轄豁免。關于作證義務,1963年《維也納公約》規定,領事人員可以被要求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作證,但履行職責所涉及的事項除外,并有權拒絕作為專家就派遣國的法律作證。對于外交代表而言,1961年《維也納公約》沒有規定作為證人作證的義務,除非是自愿的。在其他特權和豁免方面,1963年《維也納公約》第46條和第47條規定,領事人員免除接收國法律法規規定的華僑登記和居留許可的所有義務;免除接收國在雇傭外國工人的法律法規中規定的與工作許可證相關的任何義務。1961年的《維也納公約》沒有規定外交代表
1963年的《維也納公約》規定領事人員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