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加入WTO的第一年,由于對國際市場規則的無知和對國際貿易摩擦的恐懼,中國企業對國外提起的反傾銷訴訟的回應率很低。事實上,在針對中國的外國反傾銷案件中,有一半的企業因沒有積極回應而敗訴,而因沒有回應而敗訴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當然,這種情況有所改善。有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中國涉及歐盟和美國的反傾銷調查案件的應訴率已接近100%,但主動應訴的企業大多是大型企業,而中小企業的應訴意識仍然很差
正如低價并不意味著傾銷一樣,實施反傾銷調查并不意味著傾銷成立,但拒絕應訴無疑等同于默許傾銷的事實。面對嚴峻的國際反傾銷形勢,中國企業缺乏法律意識,對訴訟反應不力,導致貿易利益受損。除了在企業多年努力的國際市場上造成大量外匯損失和重大損失外,對該訴訟的不回應也使投訴人形成了中國企業軟弱欺騙性的思維模式,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傾銷訴訟
以2002年為例,在那一年,中國共收到47起外國反傾銷案件,同年有36起案件被裁定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新病例的最終措施比例為76.6%,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為58.2%。由此可見,我國企業在反傾銷訴訟中仍然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目前,中國企業非常重視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和歐盟的反傾銷案件,近兩年的回復率接近100%。1995年至2001年,美國和歐盟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的新案件比例分別為78.6%和90%,總體比例為64.6%;2002年,T dagger撰寫的碩士論文數量在美國下降到33%,在歐盟下降到25%。2006年2月21日,《國際金融報》報道,根據英國媒體2月20日的報道,歐盟貿易專員**Sen將于本周向歐盟成員國提議,對從中國和越南出口到歐盟的鞋類產品征收不到20%的反傾銷稅。近30年的反傾銷歷程證明,中國的反傾銷訴訟并不令人滿意。長期以來,中國企業的成功率僅徘徊在30%左右。以下是對這種情況的簡單分析
(二)對應訴現狀的粗淺分析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中國面臨著15年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因此,中國企業和出口產品在面對進口成員國的反傾銷訴訟時不可避免地處于不利地位,這就導致了中國涉案企業的困境
如果涉案企業不回應訴訟,根據各國反傾銷法的一般規定,案件審理部門可以根據“可用的最佳信息”直接做出“默認判決”。敗訴將是企業的唯一結果。涉案產品將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并可能失去出口市場。例如,美國東部時間2004年4月13日下午,美國商務部宣布了針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訴訟的最終裁決。除海爾、海信、**飛利浦、創維和**電力集團等九家企業的稅率為21.49%外,其他非受訪中國企業的稅率為78.4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內處分有什么種類及期限
2021-01-16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失能
2021-01-25“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因高鐵拆遷房屋會不會有補償
2020-12-26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