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91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未與其他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可見,人力資源公司招用勞動者時,人力資源公司聘用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相關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1995年11月15日,一家儀器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了社會保險。2005年3月28日,在未終止與某儀器公司的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李某于2005年3月28日至2011年3月27日與浙江a B公司簽訂了《技術人員雇傭協議》。在此期間,一家儀器公司曾通知李某向該公司報告,但李某沒有回應2008年12月一家儀器公司申請的勞動仲裁,并證明李某在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期間為一家儀器公司創造了65萬元的收入。基于此,經計算,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李某受雇于浙江B公司,導致a儀器公司虧損130萬元。仲裁裁定,李某賠償a儀器公司經濟損失130萬元,浙江B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其中70%即91萬元,社保公司的部分款項應退還給李a。李某和浙江B公司均拒絕受理訴訟,并向法院提起訴訟。二審后,終審判決與上述案件的仲裁結果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在招聘員工時,如果員工不解除與原單位的勞動關系,企業對原單位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原勞動部發〔1995〕223號《勞動合同違約賠償辦法》第6條:“用人單位招用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連帶賠償的比例不得低于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的百分之七十賠償原雇主以下損失:
(1)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對本條第(二)項所列損失的賠償,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執行。“
公司合同律師金*楊提醒,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除了新員工外,還必須檢查其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然后才能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特別是一些知識型、技術型和市場營銷型高管應該在與原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之前,經過嚴格審查,準確確認其沒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和競業禁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