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擔保的概念和特征。擔保,是指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保證合同履行和債權人利益實現的法律措施。《物權法》、《擔保法》、《擔保法解釋》等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擔保問題都有詳細規定。擔保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從屬性。擔保合同從屬于主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當然,這種從屬關系也有例外。《物權法》和《擔保法》明確規定了最高擔保額(擔保法第十四條)、最高抵押額(物權法第二百零三條至第二百零七條)和最高質押額(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允許對將來存在的債權預先設定擔保、抵押、質押權,擔保法規定了在從屬的前提下的最高擔保額,允許“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它應符合“協議”,這表明合同擔保的從屬關系是有條件的。(2) 補充。擔保只是債權實現的補充。因正當履行而終止主債務關系的,保證人不實際履行保證義務。只有當主債權不能履行時,才需要履行附隨義務,主債權才能實現。
2。擔保方式。反擔保是《擔保法》規定的一種重要的擔保方式,除擔保、抵押、質押、留置、定金外,還有其他擔保方式。反擔保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以保證人提供的擔保、抵押或者質押為交換條件,向保證人提供的擔保,相對于原擔保稱為反擔保。《擔保法》第四條規定:“第三人向債權人為債務人提供擔保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本文強調反擔保只能由債務人提供,而忽略了債務人委托第三人向原擔保人提供反擔保的情形。《擔保法司法解釋》擴大了解釋范圍,規定反擔保人可以是債務人或者債務人以外的人。當然,《擔保法》規定的五種擔保方式并非都可以作為反擔保。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反擔保可以是債務人提供的抵押、質押,也可以是他人提供的擔保、抵押、質押。因此,留置權和定金不能作為反擔保。債務人向原擔保人提供反擔保時,擔保不能作為反擔保。第二,擔保合同的無效與責任。擔保合同必須合法才能有效。根據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下列擔保合同無效:(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法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2)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的規定,即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3) 以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或者不可轉讓的財產設立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
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外擔保合同無效:(1)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對外擔保合同無效。(2) 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為境外機構向境內債權人提供擔保的。(3) 為外商投資企業的注冊資本或者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商投資部分的外債提供擔保。(4) 無外匯擔保經營權的金融機構或者無外匯收入的非金融企業法人提供外匯擔保。(5) 未經保證人同意并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變更主合同或者債權人轉讓對外擔保合同項下權利的,保證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后,中國證監會、銀監會發布了《關于規范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證監發[2005]120號),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通知規定,上市公司對外擔保必須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上市公司章程應當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對對外擔保的審批權限,以及違反審批權限的責任追究制度和審議程序。應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準的對外擔保,經董事會批準后,方可提交股東大會批準。須經股東大會批準的對外擔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總額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50%后提供的擔保。(2) (三)單項擔保金額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0%。(4) 為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提供擔保。股東大會審議為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的議案時,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不得參加表決。出席股東大會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應由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對外擔保,必須經出席董事會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審議通過,并作出決議。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按照上述規定執行。擔保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擔保合同確認無效時,債務人、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按照合同法的規定承擔訂立合同的過錯責任。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一)主合同有效但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和債務人應當對主合同下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和擔保人有過錯的,保證人承擔的民事責任部分不得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2) 主合同無效的,保證人應當對主合同項下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責任;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無過錯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保證人有過錯的,其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得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3) 擔保人因擔保合同無效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要求賠償,也可以在賠償責任范圍內要求有過錯的反擔保人承擔賠償責任。但是,為了保證債權人的利益,保證人仍應當對主合同終止后債務人的民事責任承擔保證責任。但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此外,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越權訂立擔保合同的,除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越權外,其代理行為有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二手房貸款不通過算違約嗎
2021-01-23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安置房和商品房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0-12-30拆遷補償中宅基地如何補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