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程序一、協商解除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協商,并經雙方同意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在不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終止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并生效后,在充分履行之前。如果雙方在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則可能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約束。流程:責任部門:人力資源部參與部門:用人部門財務部。解除勞動合同的建議:公司和員工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建議。達成協議:雙方在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工作交接:用人部門按照相關規定安排員工辦理工作交接。工資結算及經濟補償:員工完成工作交接后,由財務部結算支付員工工資;如果公司方提出終止合同,還應結算并支付員工的經濟補償金。終止勞動合同:上述流程完成后,雙方同意終止勞動合同。簽發離職證明:勞動合同終止后,人力資源部簽發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并在15天內為員工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備案:將解除勞動合同的文本原件和電子文件原件備案至少兩年,以備日后參考。法定終止(I)公司終止。過失解雇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過失解雇的法律情節為:(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的,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或者經用人單位提議拒不改正的
(5)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的
(6)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程序:責任部門:人力資源部參與部門:用人部門財務部(1)通知工會:用人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將通知工會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工會提出意見,研究工會意見后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2)工作交接:用人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安排員工辦理工作交接(3)工資結算:員工完成工作交接后,財務部應結算并支付員工的工資(4)勞動合同終止:工作交接完成并結算工資后立即終止勞動合同(5)簽發離職證明:勞動合同終止時,人力資源部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并在15天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6)備案:終止勞動合同的原文,原始電子文件和員工過錯證據應至少保存兩年,以備將來參考。非過失解雇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過失解雇的法定情形為:(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的,(三)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雇主與工人協商后,用人單位未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流程:責任部門:人力資源部協助部門:工會用人部門財務部(1)通知工會:用人部門/人力資源部將通知工會終止合同的原因。工會提出意見,研究工會意見后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2)提前通知:人力資源部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員工(或向員工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3)工作交接:用人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安排員工辦理工作交接薪酬結算:員工完成工作交接后,財務部應結算并支付員工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5)勞動合同終止:工作交接完成并結算工資和經濟補償金后立即終止勞動合同(6)簽發離職證明:勞動合同終止時,人力資源部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并在15天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7)備案:將終止勞動合同的原件和電子文件存檔至少兩年,以備日后參考。經濟裁員(超過20名員工)(II)工人解雇。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的規定:“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只要員工按照法定終止通知期限書面通知公司,合同即可終止。流程:責任部門:人力資源部協助部門:用人部門。(1)接受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用人部門接受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勞動合同并轉發人力資源部(2)工作交接:用人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安排員工進行工作交接(3)工資結算:員工完成工作交接后,財務部結算并支付員工工資(4)勞動合同終止:工作交接完成后,勞動合同按時終止(5)出具離職證明:勞動合同終止時,人力資源部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并在15日內為員工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索賠:勞動者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終止期限、書面通知)終止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非必要流程)(7)備案:將已終止勞動合同的原件和電子文件備案至少兩年備查
2、員工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隨時終止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一)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二)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三)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5)有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法律、行政法規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后拖欠工資怎么算補償金
2021-02-01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