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損害賠償的目的是彌補受害人遭受的財產損失,賠償范圍主要取決于財產損失的后果,而不是違約方主觀過錯的程度。完全賠償是違約后損害賠償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違約各方責任的一個標準。許多國家的法律從充分賠償原則出發,根據不同情況,通過賠償的方式,要求被害人在合同訂立前或者合同按時履行時歸還原國。損害賠償不僅應包括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實際損失,還應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這是充分賠償原則的具體體現。
中國法律也采用全額賠償原則?!睹穹ㄍ▌t》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一方的違約責任相當于另一方所遭受的損失”,另一方所遭受的損失是因違約造成的全部財產損失?!秾ν?a href='http://m.6065bob.com/contract/14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經濟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一方的違約責任相當于另一方的損失,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由此可見,全額賠償原則是我國合同法的一項重要規定。所謂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完畢后能夠實現和取得的財產性利益。也有學者將其稱為“財產增值利益的預期實現和獲得”或“因違約方違約而造成的應有利益的損失”?,F有收益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未來??傻美媸且环N未來利益,在違約發生時,合同當事人并不實際享有這種未來利益,而只能通過合同的實際履行來實現。第二,期望??傻美媸钱斒氯嗽诤贤炗喥陂g履行合同取得的利益。利益是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能夠合理預見的,可得利益的損失也是當事人能夠預見的損失。第三,現有利益雖然不是實際享有的,但不是想象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即具有實現的條件。只要合同按時履行,雙方都能得到。在正常情況下,當事人為實現這一利益已經做了一定的準備,所以現有的利益也有轉化為現實利益的基礎和條件。
所謂可得利益損失,是指違約行為的發生導致受害人在合同按時履行時所能獲得的預期利益的損失。這種損失雖然不是實際的財產損失,但是能夠獲得的是利益的損失,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違約,合同當事人可以獲得財產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現有收益的損失與實際損失沒有太大區別。這些都是受害者遭受的損失。可得利益損失的概念不同于間接損失。間接損失與直接損失相對應,可得利益損失與正損失相對應。一些間接損失,如給第三人造成的損失,是現實中遭受的實際損失,但卻是無法取得的利益的損失。例如,買方因賣方不交貨而遭受的利潤損失是賣方違約的直接后果。所謂正損失,是指現有財產和費用的損失。這是不動產損失。然而,現有利益的損失是本應獲得但未獲得的利益。兩種損失的區別如下:
第一,正損失是指因違約而造成的既有財產和費用的損失。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英美法上的附帶損失,是指在買方拒絕接受貨物、拒絕支付貨款后,賣方為停止裝運、運輸、退貨和保管貨物所發生的商業費用,以及因賣方違約管理費用等原因,買方對賣方交付的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進行檢驗、接收、運輸和保管所發生的費用,也應屬于正損失的范疇。至于現有利益的喪失,不是真正利益的喪失,而是未來利益和預期利益的喪失。第二,正損失比現有利益的損失更明確。一般來說,法律對正損失的賠償不應作明確規定,即對所有正損失都應予以賠償。但對于現有收益的損失,由于是未來將要獲得的收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對獲得的利益的補償通常受到立法的限制。第三,在賠償范圍上,正損失賠償是使被害人在合同訂立前達到國家。被害人的現狀與合同訂立前的狀態之間的差距,是違約方應當賠償的正損失的范圍。可得利益的補償加上正損失的補償,使被害人處于合同履行狀態。
在計算可得利益時,如果受害人能夠證明其所遭受的可得利益的損失是由違約方的違約行為直接造成的,并且這些損失應由違約方在簽訂合同時預見,違約方應賠償這些損失。例如,甲乙雙方簽訂羊毛采購合同后,乙方(買方)與他人簽訂了羊毛轉售合同。如甲方違約,乙方可提交他人簽訂的轉售合同,證明甲方因違約而遭受的利潤損失。轉售合同標的物與甲乙雙方合同約定的完全相同的,則可得利益的損失是因違約造成的,不存在其他因素的干預,這些損失也是甲方在簽訂合同時能夠預見的損失,甲方應予以賠償。但是,如果獲得利潤的因素和條件很多,就不能認為違約與可得利潤損失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如甲方延遲交貨10天,乙方提出機器投入正常運行后,可獲得日銷售利潤10萬元,因延遲交貨造成利潤損失100萬元。事實上,這些利潤的獲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生產情況、原材料供應、產品的市場銷售等。這些利潤只有在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才能獲得。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簡單地認定損失100萬元的可得利息。
如果不能根據案件情況準確計算利益損失,如何計算損失確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可得利益的計算是在違約的情況下計算合同的正常履行,而可得利益的取得往往需要各種條件。當事人很難列出所有這些條件并計算它們對取得利益的影響。在實踐中,確定可得利益損失額的方法往往可以采用比較法,即按照通常的方法,可以通過比較被害人在同等條件下取得的利益來確定應當賠償的可得利益損失。[1] 例如,以受害人上一年或上一個月的利潤、某一時期同類企業的平均利潤、某一設備正常運行的收入等作為確定可利用利益損失的參考標準。這種方法適用于那些獲得較穩定財產性收入的人。然而,這種方法的關鍵是確定參考對象。在確定參照對象時,應注意與被害人的關系狀況,或在一定時期內與被害人的關系狀況。參照物與被害人的情形越相同或者相似,利益損失的計算就越準確。
在德國,人們常說在計算損害賠償時采用了兩種理論:一種是“差分法”。在這種觀點中,損害是指事故發生后的利益狀態與事故發生前的利益狀態之間的差異。例如,如果a同意用一匹黑馬和B交換一匹白馬,而B卻沒有交付白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曹美林律師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法學本科。專業領域:法律顧問,合同管理。曾在深圳市博雅成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法務工作,負責公司內部管理規范的審核,主要涉及公司部門問責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及考核細則、員工外派管理制度;業務合同的設計與審核。后于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進大量訴訟案件,包括民間借貸、婚姻家事、人身損害、合同糾紛、公司糾紛等?,F在四川瑞展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從業以來,以治事勤敏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客戶的贊譽和肯定。 ?
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