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的方式是什么?《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的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如下:
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了繼承方式:“繼承開始后,依照繼承法,有遺囑的,依照遺囑或者遺產處理;有遺贈維修協議的,按協議辦理。”根據繼承法,遺產的繼承方式主要有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死前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是指死者生前立遺囑,將遺產捐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三。遺贈扶養協議,即死者與被扶養人訂立協議,被扶養人承擔被扶養人的生、死、葬義務,被扶養人死亡后,其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歸被扶養人所有。這種方式主要出現在沒有贍養老人的情況下。法定繼承,即在沒有上述三種情形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距離確定順序。法定繼承人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祖父母。繼承開始時,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繼承,在四種繼承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法定繼承的效力最低。除上述四種情況外,還有以下兩種情況:
1。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一般來說,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其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后繼承前死亡的,其繼承份額由其他繼承人承擔。
為了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事實上,死者可以提前立遺囑,避免一些繼承糾紛。對于繼承,主要有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和法定繼承。其中,法定繼承效力最低,遺贈扶養協議效力最高。更多信息請關注律霸。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有精神賠償嗎
2021-02-28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