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為工人提供了保護傘。勞動者能否將勞動合同法作為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武器?接下來,筆者介紹了一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訂立糾紛案件的案情簡介:申請人李先生于1996年5月到南京一家證券公司,被申請人為司機,月薪2400元。雙方簽署了臨時雇傭協議,雙方臨時雇傭協議的最后期限為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31日。2008年5月31日,雙方合同期滿后,公司要求李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以勞務派遣的形式使用李。李不同意,并于2008年6月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要求被申請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申請人自2008年6月至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簽訂時支付雙倍工資。仲裁委員會認為,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連續工作10年以上,申請人要求與被申請人簽訂無期限勞動合同。被申請人應當與申請人簽訂無期限勞動合同。被申請人在合同期滿后一個月內未與申請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第二個月起雙倍支付申請人工資。仲裁委員會于2008年8月作出裁決,裁定被申請人與申請人簽訂無期限勞動合同,被申請人自2008年7月起支付申請人雙倍工資。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后,任何一方均未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生效后,因被申請人未與申請人簽訂無期限合同,申請人向法院申請執行。在本院執行期間,被申請人同意與申請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被申請人要求申請人從事月薪1000元的保安工作。申請人不同意,因此雙方最終未能簽訂勞動合同。法院隨后決定不執行仲裁裁決,理由是仲裁裁決沒有通過本案澄清勞動合同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問題1:在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中如何確定勞動合同的其他內容在處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訂立爭議時,只有勞動合同的期限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勞動仲裁委員會或者法院可以作出裁決或者判決。勞動合同的其他內容應如何確定,仲裁委員會和法院應如何作出裁決或判決?這是處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訂立糾紛的法律盲點和難點
2008年9月18日,為了進一步增強《勞動合同法》的可操作性,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一步規定了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其他內容。《條例》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年內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自錄用之日起一年內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充書面勞動合同。”根據《條例》第11條, “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內容應當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的原則,由雙方協商確定自愿、共識和誠信。協商不成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執行。“因此,在依法訂立或者補充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糾紛中,當事人仍應當遵循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協商確定除期限以外的勞動合同的其他內容。在協商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相互影響變更或減少原勞動合同的內容。一方面,根據用人單位必須與自身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強制性規定,一些勞動者在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工資等方面提出了高于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有的甚至提出了明顯不公平、不合理的過度要求;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逃避義務,惡意降低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采取調整勞動者崗位、降低工資等方法,迫使勞動者在困難面前退縮,以達到避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目的。例如,在本案中,申請人原本是一名月薪2400元的司機。在申請人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被申請人只同意安排申請人從事月薪1000元的保安工作。因此,雙方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在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爭議中,雙方很可能無法就合同的其他內容達成一致。問題2:在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爭議中,仲裁委員會和法院應如何處理無法協商的勞動合同內容,勞動合同雙方不能協商確定的內容,依照《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執行。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了對未能協商確定勞動報酬和工作條件的當事人的待遇。在勞動合同的必要規定中,社會保險是一項強制性規定,不存在協商問題。勞動保護、工作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等內容一般都有集體合同的規定,國家也有強制性勞動標準。即使雙方未能達成協議,也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的原則確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未規定的勞動合同內容是勞動者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簡單地說,就是如何確定工人的工作崗位的問題。根據同工同酬原則,工人工作崗位的確定也直接關系到其工資的確定。如何處理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工作內容和工作場所,當雙方無法協商確定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1]4號)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未簽訂的,人民法院可以認為雙方之間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并根據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參照本規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滿十年或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兩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糾紛案件,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可以作出以下裁決和判決:“當事人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協商確定合同期限以外的其他勞動合同條款。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原勞動合同的內容確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一年的爭議,視為訂立了無期限勞動合同,應當補充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內容也應當根據上述原則確定,即雖然雙方尚未簽訂勞動合同,如果雙方的實際勞動報酬和工作條件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則應根據雙方實際履行的工作崗位、地點、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內容確定勞動合同的內容,作者認為,在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爭議中,勞動合同的工作崗位、勞動報酬等內容應當在維持原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的基礎上確定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規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13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