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無效的概念和類型合同無效是指不具備合同有效要件且無法補救的合同,從一開始就不應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應當被國家禁止。廣義上講,合同無效包括絕對無效、未決有效和相對無效。《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和第五十四條分別規定了效力待定和相對無效的合同,其中效力待定是指可能因未經授權代理、超越代理權限等主體問題而無效的合同;相對無效是指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和其他合同。對于效力不確定和相對無效的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行使撤銷權使合同無效。狹義的合同無效,是指違反法律、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禁止性規定,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條件的合同,即絕對無效的合同。對于此類合同,即使未經過訴訟或仲裁程序,在法律上也是無效的,法院或仲裁機構可以根據其權限主動宣布合同無效。第二,無效合同造成的損失的賠償性質屬于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無效后,根據《合同法》第58條和第59條的規定,有三種法律后果:(1)返還財產或折價賠償;(2) 損失賠償;(3) 所得財產應當上繳國家或者返還集體或者第三人。關于“折價返還財產或賠償”的性質,一般認為其基于對物請求權或不當得利權。在這種情況下,村委會應退還王支付的2萬元合同費;“返回國家或返回集體或第三方”的性質通常被認為是基于行政責任或侵權責任;理論上,損失賠償的性質一般被認為是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的責任基于先前的合同義務。所謂先合同義務,是指當事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合同聯系和協商時產生的合作、披露、澄清、保護、注意、保密等義務。如果違反合同前義務并給另一方造成損害,則構成“締約過失”,并發生“締約過失責任”。在無效合同的情況下,是締約過失責任而不是違約責任,因為違約責任的前提是“合同債務”,合同的無效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即合同成立時,合同內容對當事人沒有約束力,并且不產生“合同債權”或“合同債務”,因此違約責任是不可能談的。從淵源上看,“締約過失”概念最初產生時適用于無效合同①, 但合同無效的案例很多。是否存在締約過失責任,應當結合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五十二條的規定進行判斷。一些無效合同的案例可能不會確立締約過失責任,例如“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如果是雙方之間的惡意串通,則會導致合同無效,因為雙方對合同無效都有惡意,不存在一方過錯對善意方造成損害的問題,因此雙方之間未確立締約過失責任,因此,綜上所述,無效合同的損失認定也相當繁瑣。當我們簽署合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以避免以后的損失識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婚前房產婚后取得拆遷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