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推定“惡意串通”是否為個人心理活動。在綜合分析相關證據的基礎上,在確定是否“惡意共謀”時,推定僅適用于確定當事人是否故意實施某一行為的心理狀態。對于當事人是否基于該行為尋求利益,主張權利的相對人仍需提供證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第九條的規定,應當根據日常經驗、行為習慣等,按照概率原則判斷和認定“惡意串通”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52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城市拆遷如何安置無房戶
2021-01-21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證嗎
2020-12-12拆遷委托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