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甲將其宅基地轉讓給農民乙,并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農民B在宅基地上建房,卻被鄰居張某起訴,指出農民B沒有宅基地使用權。農民B有資格使用宅基地嗎?請閱讀以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件。
案例
村民李某有宅基地,后來獲得宅基地。李某與同村的王某簽訂了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李某以5萬元的價格將宅基地轉讓給王某,王某付給李某。王某開始建房時,被鄰居張某攔住,這讓王某無法建房。王某以侵權為由,將鄰居張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排除妨礙。鄰居張某以王某無權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為由,聲稱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評論
一、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
1。李先生能否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他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村民在農村建房,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農村村民居住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審批。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李某已擁有宅基地,顯然無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
2。李、王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視為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因違反《土地管理法》而無效。
3。王的說法能否得到支持。因為李先生與王先生之間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無效,王先生無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那么王先生的權益就不受法律保護。顯然,鄰居張某不能構成對王某的侵權。因此,人民法院應當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同時,對案件反映的情況,要向土地管理部門發出司法建議,進行查處。二是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特點。憲法第十條規定“宅基地、私地、私山也屬于集體”,因此,宅基地的所有權以基本法的形式確定為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宅基地、私有土地、私有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制”,進一步明確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制。
2。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是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宅基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得出售、轉讓、抵押。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隨宅基地建筑物一并轉讓:
1。因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所有權轉移而產生的宅基地使用權轉移;
2。受讓人必須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宅基地使用權是社會福利。農民獲得宅基地使用權基本上是免費的。因此,宅基地使用權是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一種關懷和優待,具有福利性質。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僅一方簽署是否構成要約
2020-12-16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