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絕對性的沖突與協調就當事人處分特定權利而言,處分權與選擇權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選擇體現意志自由,性情體現行為自由,性情行為是選擇的外在載體,即自由的載體。因此,從當事人處分權的內容來看,應當包括:首先,訴訟的啟動應當由當事人決定。也就是說,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包括起訴、上訴、和解、撤回訴訟和申請再審,應當以當事人的起訴行為為基礎。法院不應主動啟動訴訟程序,根據其權限尋找糾紛,這是“不起訴、不處理”原則的體現,也是處理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民事案件的性質不僅要求啟動程序取決于當事人的態度,而且訴訟正義的價值要求法院對啟動程序采取被動態度。因為公正和中立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裁判員在當事人之間沒有利益偏見。如果法院及其法官主動發現和解決社會上出現的或潛在的糾紛,勢必卷入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破壞公正中立的社會形象。其次,判決的對象應限于當事人的請求。處分原則是最能體現民事訴訟特點的原則。這一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審判對象應由當事人特別是原告選擇和確定。原告在訴訟中提出請求后,法院應當對原告的請求作出判決。超出原告請求范圍或脫離原告請求的法外判決被視為嚴重違反處分原則,因此,法律禁止。第三,放棄或承認對法院具有約束力。訴訟中的放棄與接受也是處分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放棄,是指原告承認其全部或部分主張是訴訟中的不當陳述;承認是指被告承認原告的索賠為合法的訴訟聲明。既然放棄和承認是行使處分權的當事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必然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第四,法院不應積極干預訴訟的撤回。否則,將存在兩大缺陷:一是人民法院對撤訴具有強大的干預權限,撤訴是否能夠最終由法院審查決定,從而大大減少了對撤訴處分權的行使;其次,法律只考慮法院的權威和原告的處分權,而沒有考慮被告的利益和訴訟權利,因此,在這一問題上,訴權平等原則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對于《呂巴》編輯您提出的“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絕對性的沖突與協調”問題。com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的絕對性之間的沖突應由當事人決定。判決的對象應當限于當事人的請求,也可以在訴訟中放棄和承認。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咨詢lyba。com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有合伙協議
2021-02-19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