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3年,楊某向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購買了兩份“天安幸福”卡保險單,并按照卡背面“本卡為電話激活”的提示激活卡。2014年,楊某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被鑒定為9級傷殘。楊先生隨后將保險公司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其全額繳納保險費和意外醫療住院補助費,共計16萬余元。保險公司辯稱,應當按照保險合同所附的《人身保險傷殘程度和保險金給付比例表》(以下簡稱給付比例表)的標準,按比例給付,而不是全額給付。一審法院認為,保險公司有法律義務在其提供的格式條款中提示并明確說明免責條款。“天安幸福”卡保險合同所附的“賠付比例表”是保險公司減免責任的標準條款。保單背面注明“本卡為電話激活”,但在售卡和設置電話激活流程過程中,不能反映保險公司對相關免責條款作出了及時明確的解釋,故判決被告按約定足額支付保險金和意外醫療住院津貼。二審法院根據法律解釋,為雙方調解提供了便利,被告一次性賠償原告近14萬元。法律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保險單應當附有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保險人訂立合同時,應當在保險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說明條款的內容;沒有作出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適用有效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第九條第一款,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的免責條款、免賠額、免責事由等責任,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免賠額比例,即按比例賠償或者給付,除保險人的責任條款外,可以作為免賠條款。第十二條在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訂立的保險合同中,保險人以網頁、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免責條款作出及時、明確解釋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及時、明確解釋的義務。第十三條保險人履行明示義務,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投保人按照本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要求在有關單證上簽名、蓋章或者以其他形式確認的,視為保險人履行了義務。但有其他證據證明保險人不履行明示解釋義務的除外。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新修訂的《保險法》對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學術界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兩種。前者以保險人的理解和自我感覺為判斷標準。只要保險人認為他已經向投保人適當地解釋了保險合同的條款,他就可以認為他已經履行了解釋義務。后者可分為個別標準和一般標準。個別標準強調投保人對保險合同的理解。對合同條款的理解要求保險人向每個投保人解釋保險合同的內容,直到完全理解為止。一般標準是在正常情況下,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對保險合同條款的理解。也就是說,在保險人面前解釋合同內容的是通情達理、聰明才智的外行,而不是保險專家,如果保險人在解釋后能夠理解合同條款的真實含義,就認為保險人已經履行了解釋義務。
本標準以被保險人群體的平均合理理解能力為基礎,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筆者認為,從保險人說明義務的立法目的考慮,原則上應以投保人所在階層普通人的理解水平為基礎,并考慮到具體投保人的特殊個人情況。如果保險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特定相對人的理解水平低于普通人,應該用歷史大學的勤勉來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草案)》規定,保險人向投保人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以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范圍為限,但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經歷進行不同程度的解釋,體現了這種精神。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2020-12-032020年最新舊城改造的補償標準
2020-12-05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
2020-11-18不管搬遷還是拆遷 公民權利優先
2021-01-28土地征收的青苗費是怎么計算的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