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誤解了保險法的規定,認為投保人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而解除保險合同。對《保險法》第15條的理解應與《保險法》第16條相結合。我國《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除本法和保險合同另有規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權益不受保險人的侵害,促進保險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各國保險法禁止保險人隨意解除保險合同,并賦予投保人解除合同的權利。法律賦予投保人終止合同以對抗保險人的權利。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時,保險人無權阻撓,這也是保護被保險人權益的一種手段。因此,約定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是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而不是賦予投保人未經被保險人許可而解除保險合同的權利。否則,如何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
中國保險公司對上述規定存在誤解,許多保險合同規定投保人可以隨時解除保險合同。這也說明我國《保險法》存在重大缺陷。我國《保險法》忽視了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的情況,過于注重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的關系。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險合同是投保人為他人利益而簽訂的合同。此時,合同關系更加復雜。要嚴格遵循合同法原則,徹底理順保險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理論,在為他人利益訂立的合同中,合同關系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合同當事人享有合同規定的權利,履行合同義務。2債權人與第三人的關系。一般來說,訂立這種合同只能給第三人帶來利益,因此債權人在簽訂合同時一般不需要征得第三人的同意。但是,第三人一旦作出接受合同利益的表示,其合同權利將不可撤銷。除另有約定外,未經第三人同意,債權人不得解除或者變更合同。三。第三人與債務人的關系。第三人可以直接請求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債務人也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原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的權利。因此,當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時,保險合同是投保人為了被保險人的利益而簽訂的合同。被保險人應享有合同的權益。保險合同的關系應當表現為:投保人支付保險費并履行相應的合同義務,被保險人享有保險保障和其他合同權利,保險公司收取保險費并在保險期間給付保險金事故發生了。除法律和合同另有規定外,被保險人可以隨時解除保險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不得解除合同。投保人不履行相應義務,被保險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保險公司應當要求被保險人履行。被保險人拒絕履行的,保險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只有這樣,被保險人的合同權益才能得到保護。我國《保險法》沒有處理上述合同關系,應盡快完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