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所謂自愿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法律范圍內,根據自己的內在意志,可以建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在傳統民法中,意思自治原則常被稱為私法自治原則,體現在各種制度中。例如,所有權自由是指所有權人可以在法律限制的范圍內自由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自己的所有權;遺囑自由是指個人生前依法立遺囑,確定自己死后財產的所有權;組織自由是指個人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與他人組成法律承認的組織。這里最重要的是契約自由,即當事人自愿決定是否訂立合同、與誰訂立合同、合同內容、合同方式等。張家口律師將為您解答:我國民法上的自愿原則有以下三層含義:(1)當事人有依法或者不依法進行某種活動的自由,其他人無權干涉。(2)當事人有選擇對方當事人、內容和行為方式的自由。在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自由設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3)當事人有權約定爭議解決的條件,并在爭議發生后明確解決辦法;在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也可以自愿確定處理合同爭議的適用法律。
民法的法律規范大多是任意性規范。因此,只有貫徹自愿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民法的作用,激發當事人的智慧,促進競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但自愿原則不得違反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否則其行為無效。如《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另一方的民事行為無效。另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的交易能力也存在很大差異。實踐中,以自愿為名實施敲詐勒索的不公平案件屢見不鮮。因此,應當通過民法專門法或民法基本原則予以糾正。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是否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如何處罰
2021-02-08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