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如何分配?
1。非集體經濟組織住房補償金的分配?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集體所有的住宅用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這項權利與特定的身份有關,只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享有。非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無權取得或者變相取得這一權利。因此,將房屋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是無效的,因為它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確認民事行為無效的,依法返還所取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一般來說,宅基地轉讓給非集體經濟組織的合同是無效的。轉讓房屋的拆遷補償金,按雙方過錯分配。現實中,宅基地使用權人會將農村宅基地捐給他人,但捐贈人往往不是非集體經濟組織的人。農村住房與宅基地使用權有著密切的關系。宅基地使用權與特定身份有關。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宅基地,只有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享有使用權,非集體經濟組織無權享有宅基地使用權。
房屋捐贈行為還對宅基地使用權進行了處罰,損害了集體經濟組織的權益,違反了相關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捐贈行為無效。
非集體經濟組織不能通過捐贈獲得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當然也無權獲得拆遷補償。三是父母對失散兒童補償金的分配。第一個孩子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第二個孩子結婚后,他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老大把原來的房子拆了重建。父母去世后,長子的新房拆遷時,補償金是否需要分配給小兒子?
根據中國法律,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處分宅基地,因此宅基地不是遺產。但是,建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可以繼承。繼承人繼承房屋,遵循“地隨房”的原則,直接導致宅基地的繼承。
如果父母的房子被拆遷重建了,失散的子女就失去了對父母房子的繼承權,當然也不能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當然也不能分配給父母房子的補償。第四,城市子女有權獲得父母房屋拆遷補償。根據繼承法,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可以繼承。城市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屋,按照“地隨房”的原則取得宅基地使用權。既然屬于宅基地及其房屋的所有人,就一定能拿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以上知識是《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如何分配》編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