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的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定、民事訴訟、征地補償協調、裁定等打開。應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向法定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進行審查,作出行政復議決定。行政救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解決行政糾紛的一種方式。
行政復議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跳出某一領域。對某省國土資源廳的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復議。如果您在辦案過程中擔心某地存在地方保護,您應該選擇這種救濟方式。征地糾紛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審理、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民告官”,是解決行政糾紛的一項重要制度。
3。土地征收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土地征收糾紛中,大部分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很少有民事訴訟,但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需要行政訴訟,有時也可以采取民事訴訟程序。比如對于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可以從民事的角度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權損害賠償和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如果在簽訂協議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解除協議。一言以蔽之,我們在辦案時應該動腦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行政訴訟上。如果民事訴訟對我們更有好處的話,我們就應該盡最大的努力走民事訴訟程序。土地征收糾紛中經常發生的民事糾紛包括:土地征收補償協議糾紛;土地侵權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征地補償協調裁定征地補償裁定又稱征地補償協調裁定,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這是國家實施的減少和解決征地糾紛的制度。這種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但是執政,協調是執政的前沿,沒有協調就不能進入執政。
兩級政府在申請協調時相互推諉的,應當在協調期滿之日申請裁定。如果省內沒有協調裁決辦法或者協調裁決辦法沒有明確規定協調多長時間,建議在60天后申請裁決。征地爭議聽證制度,是指有關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方便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障其意見、質證和監督的辯護權制度。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根據職權組織的聽證會,另一類是申請人提出申請后才組織的聽證會。
按照權限組織的聽證會包括:制定或修改基準地價;制定或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規劃;制定或修改區域征地補償標準;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主管機關規定的其他情形。
申請人提出申請后才需要組織的聽證會包括:制定擬建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制定占用基本農田的非農建設方案。罰款數額較大、責令停止違法勘查、采礦活動、吊銷勘查、采礦許可證等行政處罰;國有土地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的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的重大利益關系;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聽證是失地農民參與征地審批、表達意見、了解案件的重要途徑。當事人應當重視這一權利,積極參與。有的地方征地時不告知失地農民申請聽證的權利,有的地方告知村委會申請聽證的權利,但村委會不告知村民不申請聽證的決定侵犯了失地農民申請聽證的權利聽力。上述內容是對“如何處理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糾紛”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養殖場被拆遷,能拿多少補償款
2021-01-09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什么人可以獲得安置房
2021-03-02寧海縣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