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是否有最低標準?是的,有。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標準。要調整征地補償標準,制定全市征地補償最低標準。嚴格執行集體土地和房屋拆遷辦法,依法實施征地拆遷補償。要改革和逐步完善失地農民安置補償政策,切實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用征地補償金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險。地方政府要把失地農民納入社會就業渠道,統一管理。征收集體土地的,可以根據集體經濟組織的意愿,通過預留土地的方式解決,如果可能的話,解決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并加強對土地補償的監管,防止拖欠、挪用,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占用土地,必須由其成員大會或者代表大會集體討論決定,并予以公布,按程序報經批準;占用土地后,應當依法理順村民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被征地農民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證其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如果根據現有情況,占地(或拆遷)不合法,補償過低,我們首先應拒絕簽訂補償協議和相關材料,拒絕占地(或拆遷)。人民法院在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過程中,對政府未按照補償范圍、補償形式、補償標準給予被征收人公平合理補償的錯誤判決進行復核,并依法啟動再審。在再審的審查和審理中,要注意運用行政和解協調機制和民事調解妥善解決財產糾紛。賠償標準的爭議,由縣級以上政府先行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定。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公司的專業意見和專業律師律師網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你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法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