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到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當地政府起訴。行政訴訟程序: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的訴訟后,應當開始審理引起爭議的行政案件。一是案件一審。行政案件一審程序是指第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適用的程序,包括審前準備、聽證、合議庭審查、判決等。審判前的主要準備工作是:①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交被告人。被告應當自收到起訴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與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材料,并提交訴狀,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訴狀之日起五日內將訴狀副本送交原告;
<②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③應當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庭審開始時的工作是:
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向首席大法官報告;
首席大法官應當核對當事人,公布案情,公布審判員名單書記員,告知當事人其訴訟權利義務,并詢問是否申請撤訴。庭審程序一般按原告、被告、第三人順序陳述行政爭議;舉證、質證;辯論;當事人最后陳述等順序進行,合議庭組成人員提出意見,對如何判決提出自己的意見,達成一致意見后報庭長批準。合議庭的審議不得公開進行,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有不同意見的,應當予以保留,并記入筆錄。
判決書,是指人民法院經過上述審理和合議庭審議,根據事實和法律對行政案件作出的判決。人民法院的一切宣告,都應當公開進行。宣判時,應當告知當事人上訴的權利、上訴的期限和上訴法院。在一審程序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①審判應當組織合議庭,合議庭可以由審判員或者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②應當開庭審理的,不能書面審理;
③結案期限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如果你拿不到收藏品,你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案件一審程序是指第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適用的程序,包括審前準備、聽證、合議庭審查、判決等。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高關于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11-29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
2021-01-01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