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權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人們擁有土地的經濟形式。它是整個土地政策的核心和土地關系的基礎。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經歷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隸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土地所有制的原始社會。同時,也是五種土地所有權。除此之外,還有幾種社會經濟制度下的農民個人共有土地所有權,以及一些過渡性的土地所有權形式。根據社會性質,這些不同類型的土地所有權可分為公有制和私有制兩大類。在原始社會,宗族公社的土地所有權(土地屬于宗族或村社成員)和社會主義土地所有權(土地屬于國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屬于公有制。奴隸主的土地所有權、封建土地所有權和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都屬于私人土地所有權。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主要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權。然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所有權是不完整的。土地所有權不能自由交易。只有通過征收才能轉化為國有。土地狀態管理指:
1。立法手段。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是國家管理土地意志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有關部門管理土地的法律依據。對土地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人都是強制性的,如199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經濟手段。國家通過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征收土地稅、開放土地市場等,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集中土地開發建設資金。技術手段。土地調查、土地信息、土地評估是土地管理的技術手段,是為土地管理提供土地面積、類型、質量、分布、價格、權屬等信息的基礎性工作。行政手段。土地登記和分類統計是一種行政手段。土地登記是對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人的所有權及其變更的登記,是保護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依據。土地分類統計是在土地調查登記的基礎上,對土地權屬、土地類型、面積、質量等進行分類統計,為國家土地管理的宏觀決策提供依據。
5。司法手段。土地管理部門配合政法部門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相關土地法律法規的執行,是國家管理土地的重要手段。
6。教育手段。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土地觀念和生態平衡觀念,普及土地管理和利用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加強土地研究和干部培訓,提高土地管理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素質,是加強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證。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