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定,閑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未經原批準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期限未開始開發的建設用地。土地閑置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后,一年以上未開始開發建設。二是自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開發開工之日起超過一年(含一年)未開始開發建設的。三是已開始開發建設,但開發建設面積占開發建設總面積不足1/3,或者投資不足25%,未經批準終止開發建設一年以上(含一年)的。閑置一年以上不滿兩年的,收取閑置費;閑置兩年以上的,無償收回。閑置土地的認定,必須嚴格按照上述規定執行。正確認定閑置土地是土地無償收回的基本前提。因此,根據閑置土地的規定,提供充分、有力、合理的事實依據,是確保閑置土地合法、順利收回的關鍵。一是轉讓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的時間確定土地閑置時間。轉讓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政府批準文件的時間確定。筆者認為,閑置土地的起始時間不能按照《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發證時間來確定,否則將導致故意囤積土地的開發企業遲遲不能申請土地使用權登記。第二,投資額不應由國土資源部門決定。國土資源部門應當聘請具有價格評估資質的單位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三分之一以下開發區的認定,由國土資源部門和規劃部門聯合進行。根據土地出讓時規劃部門發布的詳細規劃,通過現場測算進行比較,然后由規劃和國土部門共同出具報告,確定投資建設面積。第三,正確界定非土地使用單位本身造成的違約責任非常重要,對決定是否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起著重要作用。
從實際情況來看,閑置土地主要有兩種,一種不是土地使用者自己造成的,一種是政府規劃造成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政府改變了片區規劃,導致用地單位不能按期開工建設。另一種情況是政府的配套建設未能如期完成。收回閑置土地,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遵循以下程序:一是立案,調查取證,認定事實。根據上述閑置土地認定的基本要求,國土資源部門立案后應當進行現場調查,并向當事人、規劃部門、市政電力等公用事業單位收集證據,確定是否構成閑置土地。第二,應當告知當事人他們有權“請求聽證”。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當事人不要求聽證的,應當出具放棄聽證證明。三是經原審批機關批準后,向當事人下達收回閑置土地的決定,并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依法對收回的土地設定抵押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四是撤銷建設用地審批或者終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注銷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五是通知規劃、規劃、建設等部門取消相關審批文件。最后是公示土地使用權的收回情況,從而完成土地使用權的收回。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能否判緩
2020-11-30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