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功能
土地制度首先要保障土地關系中利益相關者(當事人)的決策權和經濟利益的實現,使土地制度得以運行。其中,決策權來源于權力、產權和契約權,主要取決于產權關系。通過界定土地財產權的歸屬范圍,土地財產權主體可以保障自己經濟活動的后果,即權利和義務。經濟利益的分配主要包括地稅、地租(地價)、營業利潤、職工工資等。如果相關利益相關者的這些權利和經濟利益得不到保障,或者只是部分保障,那么土地制度就不現實,而可能是名義上的,也可能是形式上的。土地制度的激勵機制是指在土地關系中激發利益相關者的動機、激勵行為、調動利益相關者積極性的動力機制和功能,即引導人們實現外部性內在化的機制。是否有足夠的激勵措施往往是土地制度成功的關鍵。土地制度的激勵功能是建立在土地產權制度安排的基礎上的。制度選擇不當會導致激勵功能不足,甚至激勵功能失效或失衡。
土地制度的激勵功能取決于激勵手段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兩個方面,可以積極運用(給予利益)和消極運用(給予懲罰)。對于土地管理者來說,非物質激勵和物質激勵都非常重要,而對于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來說,物質激勵更有效。土地制度的約束功能是約束利益相關者機會主義行為的功能,即為利益相關者設置警戒線,規范利益相關者追求利益而不受損失的行為。機會主義行為是指由于經濟外部性,人們以不正當手段謀取自身利益的行為,如土地侵權、土地投機、搭便車等。土地制度的約束功能包括經濟利益約束、法律約束和道德約束。如果我們設立一個適當的土地增值稅(限制經濟利益),我們可以遏制過度的土地投機。所謂土地系統的資源配置功能,是指按照價格信號或效益原則,將土地資源從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機制。在宏觀層面,政府通過一定的手段對土地資源在不同用途和部門之間的配置進行調控。在微觀層面,政府根據一定的信息(市場和政府決策)由土地所有者或經營者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土地制度配置包括不同主體、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之間的配置。一般來說,出于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土地利用主體總是將土地資源配置給更有效率的部門或使用方式。土地制度的四大功能相輔相成。只有保障功能和約束功能健全,激勵功能才容易發揮作用;只有激勵足夠,資源配置才會更加合理有效。這四大功能,概括起來就是使土地配置更加高效,使利益相關者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從而達到效率與公平的統一。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30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