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盈虧不能事先得到保證。當有損失時,不必過于急躁,冷靜求救才是正道。下面將介紹如何彌補企業的損失。一般來說,企業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利潤不足的,可以在五年內彌補;下一年度稅前利潤不足的,可以用稅后利潤彌補,稅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能扣除虧損差額,也可以用盈余公積彌補,借記“盈余公積”,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企業本年度發生財務賬面虧損的,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本年度利潤”。企業彌補以后年度虧損時,應當作上述相反的分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企業應當以以后年度能夠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應當判斷五年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能否在以后經營期間全部轉回應納稅所得額。否則,企業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該準則僅規定了“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的判斷原則,要求會計人員作出專業判斷。因此,如果未來可轉回的應納稅額過高且可能無法轉回,企業可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要求,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未來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收益的,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所得稅費用”,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當很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予以轉回,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所得稅費用”。
此外,如果稅前虧損彌補期已滿五年,但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仍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則應核銷尚未彌補的虧損,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并貸記“利潤分配-稅前可彌補虧損”;同時,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應轉回,會計分錄同上。未彌補的虧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年底用凈利潤彌補。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