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受審核方不配合,我們該怎么辦。如果是政府審計部門,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得到本單位領導的支持。越是不配合,越要嚴格審核,放開手腳審核,抓住他們真正的痛處。可發出地方審計通告,每個單位一份。《審計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被審計單位違反審計法和本條例的規定,拒絕、遲延提供與審計事項有關的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真實、不完整,拒絕、阻礙檢查的,由審計機關責令改正改正,可以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以對被審計單位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審計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處罰的,應當向有關主管機關或者單位提出建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審計監督條例》第二十六條:被審計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拒絕、拖延、謊報與財務收支有關的信息和資料;(二)拒絕審計機關檢查與財務收支有關的信息和資產(三)轉移、隱匿、篡改、毀損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與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的;(四)違反國家規定轉移、隱匿持有的資產的。第二十七條審計機關有權制止被審計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第四項規定的行為;必要時,經區、縣(自治縣)以上審計機關負責人批準,對違反國家規定取得的有關資料和資產,有權予以封存;需要凍結金融機構有關存款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第四十條被審計單位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由審計機關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被審計單位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有關負責人和其他人員處以罰款對被審計單位負有直接責任的,建議有關部門和單位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審計是審計監督的一項基本原則,要求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行使審計監督權,開展各項審計活動。審計機關開展審計活動的法律主要有三種:一是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其他與審計監督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主要規定審計機關的職責、權限和審計程序;二是法律,財政、財政收支和經濟管理的規章制度,主要規定了審計和評價財政、財政收支的依據,對違反國家財政和財政收支規定的行為,處理處罰的適用條件、處理處罰的種類和程度;三是解決審計爭議,確定審計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的法律法規,如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條例等,依法審計原則要求審計機關必須依照本法的規定實施審計監督。
綜上所述,不配合審計工作或者阻礙審計工作的,由審計機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以罰款,并依法追究責任。如果您需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救濟金多少
2021-02-09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