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是指以私人資產(不論是否為不動產)作為債務擔保的行為,主要發生在銀行購買不動產或典當行貼現商品時發放的抵押貸款中。法律咨詢:質押和抵押有什么區別?律師答:抵押權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提供一定財產作為抵押物,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依法有優先受償的權利,將抵押物折價或者變賣抵押物。抵押物可以是房屋等不動產,但土地所有權不能作為抵押物;也可以是動產,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或者知識產權等特殊權利。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債權人同意,將同一抵押物轉讓給他人的,其行為無效。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憑證轉讓給債權人,并以該動產或者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轉換、變賣動產或者清償債務。《擔保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質權人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質權人未妥善保管質物可能造成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提存質物,或者提前清償債權,返還質物。
相關法律知識:
債務人或第三人以一定財產擔保債權人清償債務的法律行為。債務人或提供抵押物的第三人稱為抵押人;抵押物稱為抵押物;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故權利稱為抵押權,是一種擔保物權。抵押權成立后,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將抵押物折價或者變賣抵押物的價款。抵押物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但法律禁止流通或者強制執行的財產不得作為抵押物。各國民法對抵押物是否轉為占有的規定不盡相同。在我國,抵押權一般不轉移占有。質權是動產或占有權轉移的擔保。抵押權成立并生效后,抵押權人與抵押人之間產生權利和義務:抵押權人除享有優先受償權外,還享有對抵押物的占有權、監督權、要求抵押人支付保管抵押物的費用的權利、抵押權限制抵押人處分抵押物的權利,但抵押人未取得抵押物的使用權。抵押人有權處分抵押物,但必須事先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并有義務妥善保管抵押物。抵押人有權將同一抵押物的剩余擔保價值再抵押。抵押權因主債務的履行、抵押物的滅失和抵押權的實現而消滅。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銷售處方藥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