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權人案件
[案例]李某作為個人獨資企業的所有者,因經營規模擴大,向商業銀行借款100萬元。雙方簽訂抵押合同,將該商品房抵押價值150萬元,約定李某逾期不還貸款本息的,該房屋的產權將自動歸A銀行所有,李銀行有義務協助A銀行辦理房產交易過戶手續后,雙方還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債務到期后,由于經營不善,李某無力償還。這時,一家商業銀行請李某幫其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但李某置之不理。某商業銀行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確認抵押物屬于自己。本案中,李某與a銀行存在合法的借款關系,抵押擔保法律關系依法成立。但雙方在抵押合同中約定了“流動性條款”,即李某到期不還貸,抵押物歸a銀行所有,我國《擔保法》第四十條規定:“抵押合同訂立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不得在合同中約定,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清償時,抵押物的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由此可見,如果抵押合同中有質押協議,則無效。那么,為什么法律禁止在抵押擔保中約定流動性質押呢?縱觀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禁止動產質押合同是現代各國民事立法的通則。我國《擔保法》在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的同時,也對流動性質押條款作了禁止性規定。法律禁止動產質押合同的目的是防止抵押人在抵押物價格持續上漲的緊急關頭支付高價,這種動產質押協議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
在本案中,李某與a銀行之間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因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而無效。a銀行只能通過協議貼現、出售、拍賣等方式實現抵押。擔保法保護抵押權人利益的消極權利和功能,其實質是賦予抵押權人在抵押權受到侵害時的“正當防衛權”,以恢復抵押權的完善狀態。我們認為,擔保法對抵押權人消極權利和功能的保護主要體現在抵押物的保全上。在抵押法律關系中,抵押權人不占有抵押物。在抵押權實現前,抵押人的行為對抵押物造成損害,降低抵押物價值的,將來抵押權實現時,抵押權人可能難以實現優先受償權。有鑒于此,法律賦予抵押權人保留抵押權,我們稱之為保留抵押權。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抵押保全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防止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權利。《擔保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抵押人的行為足以減少抵押物價值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為。這是我國現行法律中防止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權利。如因要求停止上述行為而發生必要費用,我方認為由抵押人承擔。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前往律霸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鬧案件如何認定和處理
2021-03-04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商業用地要拆遷補償多少合理
2020-12-09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強制拆除的哪個部門管
2020-11-16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