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定金合同糾紛應遵循哪些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對定金作了如下規定:“當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支付定金作為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價或者追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二)實際支付的定金數額大于或者小于約定數額的。定金合同簽訂后,應當支付定金的一方實際支付的定金超過或者低于約定金額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視為定金合同變更;接受定金的一方提出異議,拒絕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無效。《擔保法》規定,定金合同自定金實際交付之日起生效。由于定金合同尚未生效,所以當然不能強制付款。但定金合同是從屬合同,支付定金是主合同項下的義務。筆者認為,如果定金不交,可以催告履行,如果仍然不履行,可以解除合同。(三)遲延履行或者其他違約的處理規則。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擔保法司法解釋》全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因一方遲延履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可以適用定金處罰。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此,在實踐中,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遲延履行部分在合同內容中的比例適用定金。(四)部分履行合同的處理規則。定金是擔保的一種形式,其功能是保證主合同債務的履行,因此擔保的范圍應是全部債務。如果完全不履行,則應支付押金。部分不履行的,不履行部分仍在擔保范圍內,保證金的效力仍對其具有約束力。根據公平原則,不履行部分適用保證金處罰。當事人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總額的比例計算未履行部分的固定金額,并適用定金。因此,筆者認為定金不適用于部分履行合同的觀點是錯誤的。(5)未按合同支付的定金的處理規則。在雙方確定定金的條款和金額后,定金合同不立即生效,以雙方實際支付為準,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方不支付定金的,合同不能執行,那么拒付定金的當事人是否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呢?筆者認為,定金合同不承擔生效責任,當事人不存在締約過失。同時,我們不能確定當事人的違約行為,更不能判斷當事人的違約責任。因定金合同無效,對方不主張定金的,視為雙方放棄了對定金條款和金額的擔保權。(6) 合同中規定的押金和罰金的處理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就違約和定金達成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從本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在合同雙方約定違約金和定金的情況下,如果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即:,對方有選擇權,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但二者不能同時使用。現實中,有些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和定金。當一方違約時,另一方要求使用違約金和押金條款。如果我們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或定金條款,可以彌補違約造成的損失;違約金相當于一方違約給另一方造成的實際損失。一般來說,守約方可以根據違約金條款賠償對方違約造成的損失。當然,當定金條款對守約方有利時,守約方也可以適用定金條款,并根據定金的處罰來彌補自己的損失。(七)合同保證金的處理規則。無論主合同是否成立,定金合同均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擔保法》司法解釋全文,對合同定金問題作出了詳細明確的規定。《解釋》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以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的擔保的,支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應雙倍返還定金。”本條是對合同定金的解釋。合同保證金又稱合同保證金。實踐中,當事人違反合同保證金的,依照《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8)終止押金的處理規則。終止定金在實踐中的運用存在一些問題。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按合同約定以定金損失為代價終止主合同,收取定金的一方可按定金雙倍返還為代價終止主合同。筆者認為,在實踐中,應當允許部分當事人以定金為代價解除合同。對方當事人因實際履行合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時,主合同無法執行。適用定金處罰后,不排除損失一方向對方要求損害賠償。守約方損失大于定金收入的,承擔定金的一方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合同終止后的賠償責任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確定。(9) 押金不適用。因不可抗力或事故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所體現的原則,因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于雙方的事故致使合同無法履行的,退還定金。既然雙方都沒有過錯,就應該免除責任,既不應該互相賠償,也不應該受到懲罰,所以押金應該退還。不可抗力或事故部分影響合同履行的,部分免除責任,其余按一方因過錯不能履行合同處理。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或者事故的,不免除責任。(x) 因第三人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適用定金。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的,在實際支付定金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的,適用定金罰則,但有關法定免責的除外。因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定金仍適用于違約方。合同一方當事人收到定金后,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償。總之,只有準確理解和全面掌握法律和司法解釋對定金合同的相關規定,在實際交易中依法簽訂和履行定金合同,才能避免定金合同的漏洞,防止定金合同的發生存款合同糾紛,對于促進資金和商品的流通,保障債權和財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