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后遺失的財產還需要歸還嗎?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所有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的財產。遺失物轉讓歸他人所有的,債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請求將原財產返還受讓人。但是,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買遺失物的,債權人要求返還原財產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支付的費用。“
如果公民拒絕歸還丟失的財產,是否構成犯罪
不構成犯罪,但構成不當得利,屬于民事糾紛。失物所有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歸還。如果被毀,失物所有人可以要求賠償,但應當證明財產的價值。拒不返還遺失物的,如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無法律依據取得不正當利益,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正當利益返還受害人損失。”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依據,損人利己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當將不當得利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事件。不公正受益人的義務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理由發生的。不是懲罰受益人的行為,而是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因此,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存在不當得利的事實,就必須在不質疑當事人主觀意愿的前提下予以糾正。
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將他人的財產據為己有是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交出的,以貪污罪論處。拒不交出他人財物的,以貪污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形,故不應將其視為貪污罪,不能視為犯罪,不能以刑法處罰,其行為只能由民法調整。
刑法第270條明確規定,拒不交出遺失物的,處有期徒刑、拘役、罰金。為了防止人們拒絕歸還財物,我國刑法規定了侵占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財物或者他人遺忘的財物據為己有,數額巨大,拒不歸還、拒不交出的行為,構成貪污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犯貪污罪的,一般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物權法》對遺失物有何規定第一百零九條拾得的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一百一十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后,知道權利人的,應當通知權利人及時領取;不知道的,應當發出通知及時領取。第一百一十一條拾得人向有關部門交付遺失物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方可領取。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發現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等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第一百一十三條遺失物自發出求償通知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第一百一十四條尋找漂流物、埋藏物、隱匿物,參照尋找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在我國民事立法中,《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對遺失物的尋找問題作了規定,規定“遺失物、漂流物、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相關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法律的若干意見》第九十四條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他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拒不自取或者拒不歸還,造成訴訟的,以侵權行為處理。”
在拍賣你的遺失物后,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有資格的經營者購買遺失物的,債權人要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支付的費用。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保護我們的個人物品或其他東西,以避免這些東西。小心,小心。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到律霸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2020-12-22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2020-11-16什么是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
2020-12-26公益拆遷企業就得少拿補償嗎
2021-02-19老保姆索要動遷款 因賠償標準與人口無關訴請被駁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