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钡诙畻l:“遺囑人可以撤銷或者變更遺囑?!钡诙粭l:遺囑繼承、遺贈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贈人應當履行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的請求,撤銷其受遺產的權利。具體方法是,老年人可以向子女明確表示,根據子女的表現訂立“秘密遺囑”,將財產留給一個或多個子女,并對遺囑進行公證。子女對老年人不好的,老年人可以隨時解除或者變更遺囑;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老年人希望子女履行具體贍養義務或者其他伴隨義務的,老人可以委托遺產執行人或者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子女的遺產收受權。這樣可以使子女贍養老人的積極性更多地受到經濟因素的激勵,不會導致父母將房屋過戶給子女后,老人因子女不孝而無房的情況。
繼承法第31條:“公民可以與受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根據協議,贍養人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享有遺贈權。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根據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享有遺贈權?!比绻优宦男匈狆B義務,老人“贍養子女養老”的愿望就無法實現。此時,老人可以與愿意照顧老人生活甚至養老院的看護人簽訂遺贈贍養協議。協議規定,照顧者應當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這位老人將在一百年后把財產權遺贈給看護人。看護人履行上述義務后,有權按照約定主張權利,即使不孝的子女將父母趕出家門并占用房屋,也不能取得房屋的產權。
當然,如果看護人或養老院不為老年人提供贍養,老年人可以隨時終止遺產贍養協議,使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看護人得不到財產,而老年人一般不需要補償照顧者支付的贍養費。這樣,就可以讓老人用“房地產”換取其他照顧者的支持和照顧,以免對老人束手無策。我國合同法第190條:“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有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二)不履行對贈與人的扶養義務;(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贈與撤銷權是老年人在捐贈房屋和房款時后悔的“救命稻草”。老年人在贈與前可以與子女約定贈與的附隨義務,子女不履行附隨義務的,可以撤銷贈與,要求返還贈與;即使贈與沒有附隨義務,受贈人子女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根據法定撤銷贈與權,贈與也可以撤銷,贈與金可以向子女追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對違法使用區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30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墳墓拆遷賠償標準
2021-02-09早簽協議給“獎勵”,拆遷獎勵金的陷阱該如何避免
2021-03-26模擬拆遷的協議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