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楊某是一名農民工,在目前的公司工作了5年。考慮到收入問題,他決定離開公司和朋友做生意。但公司以楊某投資購房供其居住為由拒絕了楊某的辭職申請,于是楊某與公司領導達成協議,讓公司出售房產,并愿意與公司平分收益。2018年3月1日,楊某接到公司通知,稱該房產已出售,并收到50萬元轉讓款。
同年5月1日,楊先生通過中介公司與天河區某樓盤業主李先生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定金5萬元。但在交易過戶中,房產登記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楊某名下有房產,不能再買房子。經查,原公司未能出售房產a,故將其用作公司宿舍。最終,由于楊某沒有購房資格,交易失敗,業主李某沒收了定金5萬元。楊某說,他對業主的行為很不滿,但最終還是拿不到押金。
事實上,本案的大部分責任歸于楊先生本人。專業律師表示:楊先生在購買房產前,應注意核實自己的購房資格,確定自己是否具備購房資格。即使不能確認自己的購房資格,如果因購房資格無法成交,也可以在合同中提前與業主約定,以減少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避免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上述二手房銷售稅糾紛。
案例二:張某和女友決定在廣州購買婚房,看中了業主張某的房產。業主沒有帶房產證,但在他的記憶中,房子好像已經5年了,于是他“準確”地通知了張某。當日,買賣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繳納稅款。
但雙方在辦理二手房過戶登記手續時,發現房產證登記時間不足5年,需繳納營業稅。業主李某仔細查看房產證后發現,自己誤將建設時間(2005年)記為登記時間,認為營業稅(10萬元左右)過高,于是回去提議取消交易。買主張某拒絕,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業主李某繼續辦理交易過戶手續。最后,在法院的調解下,買受人張某主動多交了2萬元,并各自繳納稅款,完成了交易。
律師提醒:業主在出售房產前,應核對房產證上記載的登記時間和契稅繳納證明上注明的時間,不要自以為是;對于購房者,在簽訂合同前,應要求業主提供房產證而交易房產的契稅完稅證明,或到房地產登記部門和稅務局咨詢交易房產的涉稅情況。此外,買賣雙方還應當約定按照國家規定承擔相應的交易稅。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2020-11-27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