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的司法解釋所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出租人應當支付租賃收入。承租人無正當理由不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可見,在合同關系中,出租人交付租賃物,承租人支付租金是合同當事人最重要的義務。承租人無正當理由不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將無法實現合同目的,嚴重損害出租人的利益。因此,法律賦予出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根據我國《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則,只要合同當事人不違反我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就可以協商一致自由設定權利和義務。當事人在租賃合同中明確約定,承租人不按照約定支付租金的,出租人有權通過切斷水電或者其他設施的方式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本規定不違反中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有效的合同。表面上看,它具有侵權的特征,但實際上是承租人的事先同意和授權,因此承租人造成了承租人的損失,出租人不應承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公民、法人因過錯侵犯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責任。在我國侵權法領域,公民、法人侵權責任的基本原則是過錯原則。只有在少數特殊情況下,才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根據合同約定,出租人采取切斷水電供應或停止其他設施的措施,給承租人造成明顯損失的,不適用無過錯原則和公平原則。出租人沒有過錯,因此不必對承租人的損失承擔民事責任。房屋出租人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斷水斷電收取租金?
1。房屋租賃合同明確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不支付租金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有權通過切斷供水、供電或者停止其他設施的方式督促承租人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采取斷水斷電或者停止其他設施出租的方式收取租金。
2。房屋租賃合同沒有約定出租人可以催告承租人斷水斷電或者停止使用其他設施支付租金的,承租人無正當理由不支付租金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給承租人造成損失,出租人的行為構成侵權,承租人應當承擔責任的,承租人可以在此期間拒絕支付租金并可以要求出租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房東與租客發生糾紛時,不要擅自盲目切斷水電供應。建議通過良好的談判來處理爭議更為合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處理房租糾紛,你可以來找我律師網找個律師幫忙解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