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引發房屋買賣糾紛的四大誤區。在房地產的促銷中,開發商用了太多的贊美詞,形成了一種趨勢。開發商盡量將樓盤的規劃環境和價格進行包裝,而直接面對樓盤客戶的售樓小姐則充分利用了樓盤沙盤的模式,讓購房者覺得自己買了“便宜”:環境優美,價格低廉,可以享受開發商的人文關懷。事實上,購房者一旦拿到鑰匙,踏進自己的房子,往往會發現開發商描述的各種美景與現實相去甚遠,于是出現了一系列的糾紛。如果買方和開發商不能達成協議,買方必須向法院上訴。
在一個由廣告引發的案例中,開發商以“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樓與樓之間超大的綠地”為主旨吸引購房者,展示了規劃范圍內僅有3棟樓的“真實場景”。事實上,購房者入住后,開發商在規劃范圍內建了兩棟樓。五棟樓擠在一起,間距很窄,與原來的宣傳有很大差距。在訴訟中,開發商拿出開發許可證的批準文件,使法官無法認定其為違法建設,只能以民事賠償作出判決。
對證書申請的誤解-導致產權證書的長期申請。開發商甚至對業主表示,“驗收合格,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所有證件很快就會送到業主手中”。事實上,這類開發商往往在玩“擦邊球”,違規銷售,誘使購房者進入開發商的陷阱。法官審理此類案件時,需要審查開發商的銷售許可證。他經常發現,有些項目是未經房產管理部門批準的違法建筑。開發商和購房者約定的“一個月辦好產權證”的承諾只是海市蜃樓,無法兌現。雖然有的開發商“辦證上崗”,但由于資金周轉等問題,讓購房者拿到入住鑰匙,并在房產證發放上采取拖延戰術,盡量拖延。
業內人士認為,從法律角度看,這是對拿不到房產證的業主的嚴重侵犯。因為房地產抵押、擔保、掛牌交易、出租等都需要房產證來證明業主對房屋的所有權,沒有房產證,這些權益就無法實現。
對裝修條款的誤解——讓業主感到“受騙”
現在房屋銷售都是開發商提供的統一銷售合同文本,屬于格式合同。一般來說,裝修條款比較籠統,過于原則化。例如,雙方的合同表述為“大理石地板、花崗巖外墻及進口衛生潔具、廚具”。業主實際入住時發現,大理石地板材料是人造大理石,而進口的衛生潔具和廚具實際上是國產產品,只有外國商標。在案件審理中,開發商在使用人造大理石時沒有違約,因為在簽訂合同時沒有說明天然大理石是必要的。進口衛生潔具是合資工廠生產的,確實是洋品牌,也符合協議。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產品的使用使得成本和裝修水平遠遠落后于業主的想象。對于這種裝修條款約定不明確,雙方對條款解釋有不同意見的情況,法官一方面應當按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格式條款進行解釋,損害合同提供人即開發商的利益另一方面,應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房屋價格判斷裝修等級,并判斷開發商明顯裝修不符合標準,準價部分補足差價,賠償業主損失。
面積誤解——造成房屋“短重”
業主入住時,經常會遇到房屋面積“縮水”和“上漲”。實際居住面積比開發商宣傳的面積少是“縮水”,這對業主來說是一種短斤短兩的行為。實際居住面積超出公示面積的“上漲”,不僅讓業主承擔了更多的房價,而且入住后還要支付更多的物業管理費和取暖費,增加了業主的負擔。在審判實踐中,房地產領域有最終決定權。開發商委托的房地產測繪部門要求對法院報告進行質證。在審理程序上沒有問題:房地產測繪人員的測繪過程和測繪方法,如果法官認為測繪報告沒有按規范進行,就不能可信。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遇到舊房拆遷,到底是要錢還是要房好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