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所取代。《民法典》施行前,《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數額應當相當于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經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的數額。”
買賣雙方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后,出賣人違反約定出售房屋,買受人要求賠償轉售價款與合同約定成交價款差額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根據法律規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賠償額或者可以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當時就預見到了。”根據嚴格遵守合同的原則,只要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意愿的真實表達,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絕履行。出賣人以此為由拒不履行合同,將房屋單獨出售的,買受人有權要求出賣人賠償因其違約或者惡意過失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違約損失的計算關鍵在于買方可得利益的損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在房屋買賣合同中,一方違約導致另一方簽訂合同的目的失敗,另一方預期的合同利益無法實現。房屋買賣合同與其他買賣合同的區別之一是,守約方要想在合同履行后達到利益狀態,必須按當前市場價格買賣房屋。由于房地產市場波動較大,目前的樓市價格與雙方簽訂合同時約定的房價存在價差。這種價差是守約方的預期利潤損失,雙方在簽訂合同時都應預見到。因此,守約方要求賠償差價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確定價差損失賠償范圍,要權衡違約方收入和守約方損失,以較高者為基準,根據可預見的經濟發展趨勢調整損失賠償金額。綜上所述,在一房二賣的情況下,出賣人的轉售價格高于上一合同成交價格的,其轉售價格與上一合同成交價格的差額,視為出賣人的違約所得,并賠償買受人。以上是小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其他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和辦理材料有哪些
2021-03-18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